一 李二的胡蘿蔔加大棒的手法用的可是爐火純青,不過只要不是個傻子,都能看出來李二又在袒護張楠。經歷過了張楠的彈劾事件之後,朝堂上就安靜了許多,也沒有人遞摺子了,也沒有人提意見了,李二也就樂得清閒。
退朝之後,張楠可沒有閒著,既然那位言官跳出來了,張楠可不是什麼善男信女。
張楠早都想好了自己該怎麼報復那個姓陳的言官了,張楠退朝之後便直接來到了報社,一進報社,張楠就看見馬周穿著一身官服趴在桌子上寫東西,雖然報社也是屬於給皇家幹活的地方,但是很明顯這裡的辦公場所比不上其他地方,就連馬周這個負責報社主要運轉的人有些事情都要親力親為。
張楠走到了馬周身邊,拍了拍馬周的肩膀,馬周抬起頭來,發現是張楠,立馬放下了手中的筆,一臉驚喜的說道:“張大人,您今日怎麼來報社了?”
其實自打把報社建立起來,教會了這些人一些基本的工作之後,張楠在報社就屬於退出狀態了,而且離開了很久,張楠也從來沒有回到報社來過,所以馬周見張楠來了報社還是有些激動的,畢竟是張楠幫助他走上了仕途。
這可是知遇之恩,雖然報社的工作看起來不比戶部吏部那些大部門,但是馬周深信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出人頭地的。
“也沒什麼大事,就是好久沒有來報社了,回來看看大家,你們報社的工作做得不錯吶,報紙我也看了,那些文章也不錯。”張楠這就是在說胡話了,雖然老蘇每一期報紙都買,但是大都是崔玥給看了,張楠連自己家報紙放在那裡都不知道。
雖然張楠是在說胡話,但是馬周聽後可是激動的不得了,工作能夠得到別人的肯定,那也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
“多謝張大人,這都是報社所有同僚們努力的結果。”馬周拱手說道。
張楠笑著壓了壓手,隨後說道:“其實今日來,也沒有什麼大事,就是給你通知一下,這個故事版面的《三國演義》就先不要刊登了。”
馬周聽後,一臉的奇怪。
“這是為何啊,據在下所知,這個《三國演義》的反響可是要比《西遊釋厄傳》還要好啊,大人為何突然就不要刊登了?”馬周趕緊問道,這不是剛把自己的牌子建立起來又往下砸嗎?
張楠笑呵呵的說道:“怪我沒有說清楚,不是不刊登了,是過上幾日再說。”
“在下還是不懂。”馬周還是不知道張楠為何要這麼做,畢竟馬周可不想被那些狂熱的百姓們再堵一次門了。
“嗯,實話說了吧,今天早上早朝的時候,我因為這個《三國演義》的事情被言官彈劾了。”張楠笑呵呵的說道。
馬周看著張楠這幅輕鬆寫意的樣子,都感覺張楠不一般,那個當官的不怕被彈劾?就算行得正坐得端,被彈劾了那還是要頭疼一番的,怎麼自己面前的這位絲毫沒有放在心上呢?
“這,容下官問一句,為何啊,這《三國演義》寫的多好啊。”馬周道。
“我知道啊,可是那些言官們不這麼想啊,他們說我歪曲歷史,長此以往國之不國啊。當然我也沒有客氣,指著鼻子就給罵回去了。”張楠繼續笑呵呵的說道。
“那,皇上的意思呢?”馬周小心翼翼的問道。馬周雖然沒有見過李二,但是現在馬周好歹也是當官的人了,他清楚的知道,李二同志的決定那可就是風向標吶。
“皇上?皇上罰了我一個月的俸祿,然後讓那個言官以後負責故事版面了,他以後就潛心在家寫故事了。”張楠道。
“原來如此。”張楠這麼一說,馬周就知道了,連皇上都偏向面前的這位,那自己還有什麼說的呢?
“可是如果不刊登《三國演義》了,這明日的故事版面可怎麼辦?這《大唐日報》可沒有開空白麵的先例啊。”馬周撓了撓頭說道。
“所以我這不是來給你出主意來了嗎?放什麼東西我都想好了。你執筆記下就行了。”張楠道。
馬周聽見張楠這麼說,便點了點頭,拿起了還未乾的筆開始記錄張楠說的東西。等到做好這一切之後,張楠便離開了報社,張楠相信有了這個東西,別說是一個言官了,就是一群言官,那都要被百姓罵臭了。
張楠哼著小曲回了府,一回到府上,張楠就看見崔紹坐在堂中,張楠趕緊快步走了上去行禮說道:“岳父大人今日怎麼得空來小婿這裡了。”
崔紹端著茶杯抿了一口茶之後說道:“清泉啊,對於此次那個言官彈劾你,你是如何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