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清流的砥柱李大人行事比顧嘉榮還要狠辣三分。在他看來,顧嘉榮的做法沒什麼錯,只不過實在不懂得遮掩,對付那些個不能馴服的豺狼,最好的法子,就是直接打死,不讓他們有反撲的餘地。
至於那泱泱大國的風範,那是做給屬國看的,若是屬國年年進獻納貢,他們自己願意做出和平相處的高姿態來。而對付殘暴,野性難訓的蠻族,仁義就是一個笑話,他們既然滿口的仁義道德,那就到邊關試試唄,上下嘴皮子一碰,誰不會說啊,能做出來的才叫漢子。
這話一說出口,先前的那幾個大臣頓時呆滯了,這畫風不對啊,難道李大人不應該附和他們,來彈劾顧嘉榮的嗎?這,這怎麼就變成窩裡鬥了,平白讓那些個武將看了笑話,甚至還坑了他們一回。
西北邊關那鳥不生蛋,兔子不拉屎的荒涼苦寒之地受苦,他們哪裡願意,頓時,誰都不敢介面了。朝堂之上瀰漫著極為尷尬的寂靜,那幾個大臣臉色慘白,望向李大人的樣子,就好像被李大人始亂終棄似的悲痛欲絕。
乾元帝用手指敲了敲御桌,輕輕笑了起來,目光掃過那幾個彈劾顧嘉榮的大臣,掠過李大人的時候,輕哼了一聲,這老狐狸,才朗聲道:“既然諸位如此憂心西北邊關,那便依李大人的提議,趙宜,將這幾個人的名字記錄下來,順便派人到民間市坊去,若是有書生覺得需要用仁義感化蠻族,便將這些人的名字都記下來,通通送去西北。若是有人不願意去,那便革去功名,子孫後代永世不準參加科舉。”
話音一落,那幾個大臣真正是面如死灰,心中絕望異常,乾元帝后面的話語太過誅心,也太狠,這完全堵住了他們的退路,讓他們不得不認命前去西北邊關。
不止是他們,連李大人也是心中發苦,他原本只是嚇一嚇那幾個大臣而已,沒想到竟被乾元帝反將一軍,他可以想象,日後他的提議被散播出去之後,那些只會高談闊論目光短淺的書生,怕是得恨死他了。
這種挖了個坑,把自己埋掉的感覺,真不好受!
所謂金口玉言,乾元帝這一個命令下來,京城裡不少書生都被記上了名字,不日便派人將這些人通通送去西北。在這樣的威懾下,京城裡膽敢胡亂誹謗顧嘉榮的聲音幾乎就消失不見了。
待大軍班師回朝的那一天,雖然寒風凜冽,仍不能阻擋那些平民百姓的熱情,萬人空巷,街道兩旁,酒館茶樓裡都擠滿了人,當英武的將士經過的時候,民眾爆發出了巨大的歡呼聲。
顧嘉榮騎馬在最前頭,銀白的鎧甲泛著冷冷的寒光,眉目清俊,身姿挺拔,氣度凜冽逼人,不知道是哪個大膽姑娘扔了一個香包過去,這好像是一個開始的訊號,無數的花朵手帕香囊好似落雨一般,飛向了顧嘉榮。
這些東西從四面八方扔過來,叫顧嘉榮躲無可躲,只能繃著一張臉,任由那些花兒香囊噼裡啪啦的砸在身上。
待顧嘉榮進入皇宮,跪拜在乾元帝面前的時候,滿身都是濃郁的香氣,叫乾元帝失笑不已。
叫起顧嘉榮之後,一旁的太監拉開了長長的聖旨,開始封賞眾人,只是除了顧嘉榮,他已經是位列國公,而乾元帝也不會再冊封一位異姓王,除非顧嘉榮死在戰場上,或許有這個殊榮。
那些個大臣聽到顧嘉榮只得了些財務,雖然豐厚卻始終及不上能受封賞,幾個眼紅的都不由得將顧嘉榮當做笑話來看。瞧,哪怕你立下了赫赫戰功,到底不如他手底下的將士受到的封賞。
顧嘉榮倒是淡定了很,反正他已經知曉自己不可能會有其他的嘉獎,乾元帝賞賜些金銀珠寶莊子田地也不錯,他可是有三個女兒要出嫁呢,到時候給女兒的嫁妝又能厚上一層。
等到了最後,乾元帝面帶微笑,淡淡的開口道:“定國公已經位極人臣,但是這次立下如此大功,朕卻不能不封賞,如此,就讓這功勞惠及定國公的子孫吧。”
眾人聽乾元帝的意思好像是對定國公的家人另有賞賜,便繼續洗耳恭聽,只是當最後封賞的旨意念完之後,連定國公都甚為失禮的掏了掏耳朵,好像他剛剛聽到了他家小平安被封為寧樂侯?
這下子,所有大臣的目光都聚集在了顧嘉榮身上,針扎似的,叫他想要不相信都不能。他剛剛沒聽錯,他那還差三個月滿六歲的兒子,被封為了寧樂侯。
舉國上下獨一份的殊榮。
大約,皇上在得到戰報的時候,就有了這個打算了吧,聽聽這封號,寧樂,寧樂,寧,安也,樂,愉悅,從這封號便能看出乾元帝對顧宣和以後日子的期望便是如此了。
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