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稱王之後,自然便要起兵伐紂,於是廣邀天下諸侯共同討伐殷商,但天下諸侯都畏懼紂王之殘暴以及大商的強大實力,紛紛婉言謝絕,都選擇了坐山觀虎鬥,待殷商和西岐打到情勢明朗之時,誰強,他們就會幫誰,這也不過只是諸侯們明哲保身的手段罷了。
雖然沒有得到天下諸侯的支援,但是討伐殷商之舉卻勢在必行,朝堂之上,姬昌與眾臣商議,討論該何人為帥討伐殷商,伯邑考和姬發二人紛紛自請為帥,這讓姬昌頭疼不已,此次討伐殷商,只要建立戰功,對二人繼承王位自然大有裨益,二人豈會放棄?
伯邑考和姬發雖然關係甚好,但如今已經明顯不是兄弟之間的事了,王位繼承可是關係到西方教和闡教傳道的大事,二人即便有心退讓,如今卻也沒有了回頭之路了,而且他們心中對於王位的渴望也不允許他們退縮,只能步步向前,直至登上至尊王座。
散宜生自然也看出了姬昌的為難,故而向姬昌進言,何不以此次討伐殷商為考驗,讓伯邑考和姬昌各自為帥,兵分兩路,一起討伐殷商,誰先攻入朝歌,便立誰為太子,如此既能讓二位公子心服口服,也能堵住西方教和闡教的嘴。
姬昌一聽散宜生的建議,頓覺大妙,此次討伐殷商,西岐軍隊倒還是其次,主要還是要看西方教和闡教弟子的手段,殷商獨尊截教,截教在殷商為官者甚多,想要對付他們,便只能靠二教之力,如此既能解決繼承人的問題,也能讓二教為討伐殷商出盡全力。
朝堂之上,姬昌當眾宣佈此事,眾臣大驚,沒想到此次討伐殷商竟然還牽扯到王位繼承人的問題,尤其是申公豹和姜子牙,眉頭大皺,他們倒不是在意分兵伐商,縱然會分散西岐的實力,但殷商也是一樣,他們所在意的乃是王位繼承人之爭。
若伯邑考成為繼承人,那麼西方教便能在接下來的時日裡在西周大興,從此西方教東進,也算是了了接引和準提的一樁心事,但若是姬發繼承王位,那麼則闡教大興,西方教勢必會被打壓,甚至被重新趕回西方,一時之間,二人頓時覺得肩上是萬斤重擔,壓得他們有些喘不過氣來。
但事已至此,申公豹和姜子牙也沒有了選擇,只能紛紛返回師門,求見他們的師尊,準提和元始天尊也大感意外,此事明顯是姬昌將西方教和闡教都算計在了其中,這明顯是在逼二教全力相助伯邑考和姬發討伐殷商,沒想到凡人竟然也敢算計於他們,二聖自然心中不悅。
但是此事明顯沒有迴旋餘地,即便知道這是激將之計,準提和元始天尊也只能讓門下全力相助伯邑考和姬發,畢竟此事關乎傳教大事,涉及人族氣運之爭,二聖顯然不會放棄,得到了二聖的支援,申公豹和姜子牙便返回了西岐。
不出幾日,兩路討伐殷商的大軍便出發了,伯邑考、姬發各領一路大軍,而二人隊伍之中,也多有西方教和闡教弟子在內,雖然都是三代弟子,但也是各有神通,而遇到厲害敵人之時,二教的二代弟子自會出手相助。
西周如此大的動靜,殷商自然知曉,聞太師領兵迎戰姬發,鄧九公領兵迎戰伯邑考,雙方打得是不可開交,幾乎每日都可以看到有真靈遁入虛空,顯然是上了封神榜,場場大戰下來,雙方是互有勝負,但總體上來說,還是殷商吃的虧多些。
殷商與西周在邊關大戰,截教、闡教、西方教,就連人教也不斷有弟子投入到戰爭之中,隨著四教不斷有弟子被打殺上了封神榜,雙方一下子也都打紅了眼,要知道此時的截教可不是封神演義中的截教,三教聯手對付截教,通天教主自然不會讓弟子手下留情,只要有機會,直接打殺了便是。
截教弟子眾多,所學各種旁門左道法術甚多,縱然三教聯手,一時之間也並未佔到太多的便宜,尤其是截教十天君佈下十絕陣,雖然三教聯手破了十絕陣,打殺了十天君,但三教中二三代弟子也是死傷不少,如此更讓四教之間仇恨加深了不少。
但截教號稱萬仙來朝可不是說說的,隨著截教弟子不斷出山,西岐的兩路伐商大軍可謂是步步艱辛,而在一處關卡處,伯邑考和姬發兩路大軍首次會師,只有闖過眼前的這座關隘,他們才能算是真正地攻入了殷商的腹地,但是此處卻不是那麼好過。
此山名為金雞嶺,山下設有一座雄關,關內倒沒什麼截教弟子,只士兵也不過六萬之眾,西岐兩路伐商大軍相加過百萬,但面對此關,無論是申公豹,還是姜子牙,又或是人闡西方三教的上仙都十分謹慎,關隘雖然普通,但想要闖過去卻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金雞嶺關防之外,西周百萬大軍安營紮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