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這它的小說,況且這本小說已經有了一定的讀者,貿然砍掉,恐怕導致報紙銷量降低。”
報紙的銷量這幾天已經開始下滑,大家都來討論對策,畢竟這報社要是倒閉,他們也就沒了飯碗。
曹元岸接著道:“長痛不如短痛,這一期的報紙你的小說版面分一半給我,我要刊登一首詩,而且等會喊排版的小陳過來,把這首詩的宣傳要做到位,儘量在顯眼的地方。”
曹元岸抽了口煙,現在明星的花邊新聞也少,加上小說又不吃香,只能用嚴不聞那首詩試試看,那首詩作的非常好,不落俗套,就看讀者買不買賬了。而且曹元岸心中有個想法,就是把這件事和曹凌淵聯絡起來,畢竟曹凌淵雖然作為留學博士,也上過大報紙,但卻沒有什麼驚世駭俗的作品,有點名不副實。如果在嚴不聞的這首《再別康橋》裡,加上曹凌淵的名字,說是嚴不聞主創,曹凌淵輔助,這樣或許報紙的銷量更大。
而且也有助於提高自己侄子曹凌淵的名氣,何樂而不為,只是怕那嚴不聞不肯答應,算了,偶爾添上兩筆,也是為報社考慮,陳先生估計都不會介意,嚴不聞這個上門姑爺還能介意什麼。
“曹先生,什麼詩,這麼隆重?”其他主編好奇道,一般只有大詩人才有這種待遇,而且還是單獨賣給他們報社的詩,就比如泰戈爾賣了一首詩給他們,才會享受這種待遇。
“別問了,你們好好考慮看看有沒有適合的小說作家,還有這幾天收到的小說稿都看了嗎?”曹元岸問,這詩他們看了沒用,還得讀者喜歡才行,現在就等嚴不聞回來,將關於這首詩的背後創作故事寫成文章送過來,他們稍加改編就可以刊印了。
“小說稿都看了,但大家覺得都不錯的,那寫小說的就漫天要價,一千字就要一元。其他的小說我們都看不上,也沒有刊登的價值,還要繼續找。”小王道。
小王抬頭看了一眼曹元岸,道:“曹先生,要不就先別砍那部小說,等找到合適的再說。”
曹元岸長吸一口煙,道:“一千字一元確實有點多了。還有小王,你的那部小說我看了,前面還好,現在寫的什麼東西,讀者會買賬嗎?別因為他是你親戚就包庇他,我們報社還是要靠發行量吃飯的。”
曹元岸點了小王一下,接著曹元岸道:“你們也都注意一下,別不是自己的事就不關心,幫著小王找找,最遲下個禮拜一。你讓那個小說家準備準備,最遲下個星期五就要徹底砍掉,讓他準備大結局。”
小王哭喪著臉,只能答應,現在戰亂年代,會認字的人本來就不多,何況會寫字的,寫字和寫小說還是兩碼事,只有那些個為了討生計的老秀才才會寫,年輕人哪會寫這玩意,都忙著寫詩泡妞去了。
就在曹元岸他們討論的時候,小蓉探頭探腦的看過來,顯然他們說的話讓小蓉很感興趣,她一直不知道大人們都在忙些什麼,今天總算有點了解了。
“小蓉,你看什麼,你家姑爺馬上就回來了,哦,你手上拿的是什麼?”曹元岸笑道,緊接著就看到笑容手上拿著一沓紙,於是好奇的走過去,剛才看到小蓉過來的時候是提著一個小包的,現在沒有包有一沓紙,曹元岸對小蓉還是很瞭解的,雖然陪著陳家小姐讀了一兩年書,但認識的字還是很有限。
小蓉將手上的稿紙遞給曹元岸,看著面前的幾個文化人,有點虛的慌:“曹先生,王先生,李先生平常無事,我就學習寫字。”
曹元岸看下去,讚歎道:“字不錯,有進步。”
小蓉開心的笑著,感謝曹元岸的誇讚,忽然曹元岸愣了愣,然後嘴裡面低估了幾句,過了片刻,眼神中冒出震驚之色,接著驚喜道:“小蓉,你老老實實告訴我,你這小說在哪抄寫的?”
“抄寫?”小蓉疑惑不已,就看到面前的曹元岸將小蓉手中的稿紙全部拿走,然後分給後面的主編。
曹元岸看完第一張後,就發現這是一個小說的開頭,小蓉屬於半文盲怎麼可能寫得出來,只有可能從哪抄的。緊接著跟其他人換了幾張,不過半刻鐘這十張稿紙就已經被他們看完。
“你們覺得這小說怎麼樣?”曹元岸問道,這十張小說看下來,非常驚喜,環環相扣,讓人忍不住想看後面的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