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天下午要看多少書,看之前先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沒看完之前不能想其他的,就算分神了也要該快把思緒拉回來,還有手機也不能放在旁邊,電腦也是……”
楊景行說:“好,今天下午的目標是想你四個小時。”
陶萌歪下巴做出咄咄逼人的表情:“你故意抬槓的!我想過了,如果我們的學習受到了嚴重影響,就一定要想辦法解決。”
楊景行問:“怎麼解決?”
陶萌英勇:“減少見面時間!”
楊景行笑:“這是火上澆油。”
陶萌堅持:“總之要想辦法,不能放任自流,不然會給我們的愛情減分!”
楊景行看陶萌的眼睛:“我會努力給我們的愛情加分。”
陶萌笑,很不好意思的低頭吃幾粒米飯。
楊景行幫忙夾菜,問:“這個能不能加一分?”
陶萌說:“一百分的話嗎,這個只能加零點零零零一分。”
楊景行苦笑:“現在多少分了?”
陶萌想了好久答不出來,有點擔心的問:“你覺得呢?”
楊景行說:“我覺得很不公平。”
“為什麼!?”陶萌的眼神做好準備。
楊景行說:“你只要說願意就是一百分了,可我那時候才開始學,還學海無涯。”
陶萌洩氣,甜笑著吃菜,還記得謙虛一下:“我也要學的。”
楊景行補充:“不過我是學海無涯甜作舟。”
吃完了飯後兩人都去音樂學院,陶萌堅持要用這個下午好好練習鋼琴,免得明天錄音的時候被專業人士看扁了。可是這也不是幾個小時的事情,何況一會就要聊一聊,中途還要一起去喝一杯咖啡,五點陶萌就要回家。
晚上楊景行還是一個人吃飯,七點多再吃喻昕婷送來的蘋果,兩人聊上一會。十點楊景行再給陶萌打電話,然後再簡訊來簡訊去一會。
星期六上午九點,楊景行和陶萌趕到宏星公司,常一鳴和他的徒弟等著的。常一鳴的徒弟是剛從平京電影學院錄音專業畢業的,不過學校裡教的電影錄音和音樂棚錄音很不一樣,何況這裡的器材都很高檔,他還要慢慢學習。
陶萌很禮貌的感謝常一鳴,幫楊景行邀請他們一起吃午飯。常一鳴抓緊時間先看看兩首曲子的譜子,然後再問問楊景行對樂曲的表現要求,然後就開始了。《灌籃高手》和《愛情故事》都被陶萌淘汰了,感覺專門跑來錄這個似乎對不起四零二的名頭。
陶萌先來,彈《綻放》。器樂畢竟比聲樂把握而且穩定得多,陶萌只彈了三遍,楊景行和常一鳴就都表示就過關了。聽了一遍自己的演奏後,陶萌就更積極的準備《風雨同路》。
常一鳴也聽出來陶萌的鋼琴水平一般,就建議:“這首複雜一點,楊景行先錄,你再跟著小號走,簡單一點。”
陶萌搖頭:“不行,我不能一個人彈。”
常一鳴笑:“那好,就同步錄吧。”
第一遍演奏下來後,陶萌帶上錄音室裡的耳機聽效果,才發現自己在這首曲子的表現上比《綻放》還差得遠,不過楊景行說好。
再來一遍,發現還是沒進步。《風雨同路》畢竟在樂曲結構和感情上都比《綻放》的要求高了不少。陶萌雖然彈得不怎麼樣,耳朵還是有水準的。
第三遍錄好後,陶萌只聽了一半放下耳機小聲對楊景行鬱悶:“你來彈,分開錄。”
楊景行說:“我喜歡你彈的。”
陶萌決定:“那就一樣一個。”
於是楊景行身兼兩職,先錄了鋼琴音軌,而後再帶上耳機吹小號。吹完後,常一鳴在外面打了個OK的手勢。
楊景行和陶萌出去,看常一鳴的徒弟並軌,做一下混響,很快完成了。再聽一遍成品,感覺就很不一樣了。
看時間還早,常一鳴建議楊景行:“再錄兩首,老乾媽說你是大師級的。”
楊景行笑:“我不拆穿他。”
陶萌倒是有興趣:“彈肖邦和李斯特。”
常一鳴的徒弟插話:“下面文案也說四零二老師是鋼琴天才。”
楊景行問:“什麼文案?”
常一鳴解釋:“主打《豆蔻》嘛,想拿你宣傳,老總沒透過的。”
楊景行鬆口氣:“幸好,不然沒人聽了。”
陶萌扯扯楊景行的衣袖:“快點,你去彈!”
楊景行說:“那再耽誤你們半個小時,我錄一段送給我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