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3部分

便吵著要扶正,為了這樁事,吳還到山東蓬萊把吳家李家的族長請來洛陽開了一次聯席會議,這些老頭子都不贊成,搞得很不愉快。最後張夫人終於扶正。

13年1月28日,北京內閣總理孫寶琦移樽就教,親來洛陽訪吳,吳執弟子禮甚恭。

當吳極盛時代,在直系內部樹敵也是很多的,不只是曹錕左右,就是直系大將也和吳貌合神離。曹錕賄選前後,反直的國內派系曾組織三角同盟,前面已提到就是孫、段、張。而在直系內部亦有小三角聯盟反吳佩孚,觀察家如此說:“直系以外有三角聯盟,直系以內亦有小三角聯盟,小三角聯盟是以同盟罷工為逼曹去吳之手段。”

吳志在以武力統一中國,為了軍事行動,必須先求戰時指揮之統一,乃制定以師為單位,凡巡閱使、督軍之兼任師長者應解除師長一職。民國初年軍閥們不管官做到多大,絕對不放棄兵權,當時師是最大的軍隊編制,大軍閥們總是身兼師長。吳佩孚、齊燮元都是師長而兼巡閱使,其他多是師長而兼督軍。軍閥們心理很矛盾,一方面拼命往上爬,一方面又死守住師長位子不讓,大家都知道,沒有兵的話,巡閱使也好,督軍也好,都是空的,爬得愈高,會跌得愈重。

吳佩孚想統一軍權,就想削藩。他自己首先倡導,呈請辭去第三師師長兼職;曹錕卻不答應,曹說:“第三師是北洋正統,非老弟莫屬。”吳對曹仍極恭順,曹這麼說,吳也就不再堅辭;卻將直隸督軍王承斌所兼的第二十三師、河南督軍張福來之第二十四師、湖北督軍蕭耀南之第二十五師師長一律開去。還想開去齊燮元的第六師師長,王懷慶的第十三師師長、鄭士琦的第五師師長,這就招來了直系諸將的極大反對,鄭士琦表示寧願降階,辭去山東督軍而不放棄第五師師長。

13年5月,王承斌因師長被奪(吳派王維城繼任),而請辭直督,當時與王呼應的,有馮玉祥和齊燮元,這就是直系內部的小三角聯盟,他們的箭頭是指向吳佩孚。

王承斌去見曹錕時,當面提出辭職,曹問王為了什麼?王不好明講是因為師長被奪,只說情緒不好,曹很坦率地說:

“要不幹,在家一齊不幹。”

馮玉祥反吳,是因為河南督軍被撤職,當時吳要查辦馮,馮託了張紹曾和張廷鍔二人向曹錕去求情,曹打電報給吳說要調馮到北京當面查詢;吳礙於曹的面子,才讓馮去北京,馮到了北京,曹遂發表馮為陸軍檢閱使,吳只好同意,馮因此得以繼續保持他的軍權和軍隊。

齊燮元一方面是因為吳要他讓出師長職務,另一方面吳對於江浙的爭端,並不熱烈支援齊,所以參加反吳聯盟。

第二次奉直戰爭,在未開戰前,直系已是四分五裂了。

13年9月15日張作霖率奉軍入關後,在北京的曹錕便連打十萬火急、百萬火急、限即刻到的電報召吳佩孚入京。在洛陽的吳佩孚深知直系諸將離心離德,舊將不可用,而新兵又未練成,自己派到關外的“第五縱隊”羽毛尚未豐滿,後勤沒有準備,面臨的戰爭,完全沒有把握,內心頗感痛苦。可是曹錕的電報,加上大敵當前,他不能置之不理,於是乃於9月17日乘專車入京。

北京以隆重的禮節歡迎吳,從車站到總統府,五步一哨,十步一崗。直系大將馮玉祥、王承斌、王懷慶等都排隊歡迎,這是黎走曹繼以來,吳到北京的第一次,也是他生平最威武顯赫的一次。

曹錕充滿喜悅,像吞了一顆定心丸,堆著笑臉迎接吳,吳向他行禮,他連聲說:“子玉,辛苦你了;我老了,一切請你作主。”

直系諸將對吳都表示極端的恭順,吳本來顧慮內部不團結的疑雲為之一掃而空,他相信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的大道理。

曹錕於吳入京的當天,下令討伐張作霖,特任吳佩孚為討逆軍總司令,王承斌為副司令,以四照堂為總司令部。

9月17日討逆軍吳總司令在四照常就職,並親筆點將,吳和總部政務處長白堅武各據長案一端,代理國務總理顏惠慶(國務總理原為顧維鈞代理,奉軍入關的第二天顧請辭職,曹乃派顏代理)走來時,白堅武竟大模大樣地端坐著,只把頭略點一下,意氣之盛,簡直不把堂堂國務總理放在眼下。

吳佩孚是測量學校出身,微時在吉林從軍有年,洞曉東北的山川形勢及每一軍略要地,他的點將,就是完完全全的作戰計劃:

第一軍總司令兼第一路司令彭壽莘(第十五師師長)

第一路副司令馮玉榮

軍副司令兼第二路司令王維城(第二十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