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軍事知識的人還是很少。……
諸君到這個學校來求學,又聽過我今天這一番的講話,自然要立志做革命軍。立志做革命軍,先要有什麼做根本呢?要有高深學問做根本,有了高深學問才有大膽量,有了大膽量才可以做革命軍,所以做革命軍的根本還是在高深學問。要造就高深學問,是用甚麼方法呢?造就高深學問的方法,不但是每日在講堂之內,要學先生所教的學問,還要舉一隅而反三隅,自己去推廣。在講堂之外,更須注重自修的工夫,把關於軍事學和革命道理的各種書籍,及一切雜誌報章都要參考研究。研究有了心得之後,一旦融會貫通,自然可以發揚革命的精神,繼續先烈的志願,捨身流血,造成中華民國的基礎,使三民主義完全實現,革命大功告成。像俄國一樣,我們中國才可以同世界各國,並駕齊驅。中國的民族才可以永遠的生存於人類。假若革命不能成功,中國便要滅亡,四萬萬人便要滅種。亡國滅種都是諸君自身的利害,這是不能不挽救的。要挽救這種危亡,只有革命軍。所以我們一定要開這個學校,要造就革命軍,革命軍是救國救民的軍人。諸君將來都是革命軍的骨幹,都擔負著救國救民的責任,便要從今天起先在學問上加倍去奮鬥。將來畢業之後,組織革命軍,對於共和的障礙,便是要同他們拼命,要能夠用一個人去打一百個人。這種用一個人去打一百個人的本領,是靠甚麼為主呢?當革命軍的資格,是要用甚麼人做標準呢?簡單的說,就是要用先烈做標準。要學先烈的行為,像他們一樣捨身成仁犧牲一切的權利,專心去救國。像這個樣子才能夠變成一個不怕死的革命軍人。革命黨的資格,就是要不怕死。要用甚麼方法才可以不怕死呢?這種方法說來說去,還是要學先烈。我今天在這地同諸君講話,便是一個後死的革命黨。從前每次革命的時候,我常常參加,總沒有一次貪生畏死。但是每次流血,都沒有流到我的身上,所以今天還能夠同諸君講話,把不怕死的道理,口傳到諸君。我敢說革命黨的精神沒有別的秘訣,秘訣就在不怕死。要能夠有這種大勇氣,在心理中就是視死如歸,人生隨時都可以死,要死了之後,便能夠成仁取義。明白了這種道理,便能夠說死是我們所歡迎的。遇到了敵人的槍炮子彈能夠速死,更是我們所歡迎的。有了這種大勇氣和大決心,我們便能夠用一個人去打一百個人。因為敵人的觀念要生,才以為是享幸福;我們的觀念要死,才以為是享幸福。一死便得其所。生死的觀念,在敵我兩方面的精神過於懸殊,自然不能對敵,自然我們有勝無敗。
這種以死為幸福,要求速死的道理,並不是憑空的理想,完全是事實。像從前日本有一位中國留學生叫做陳天華,他發揚了革命的精神,還沒有到革命的時機求死不得,便在日本投海而死,以死報中國。英國又有一位留學生叫做楊篤生也是因為明白了革命的道理,沒有革命的時機,不能做革命的事業,看到中國太腐敗,要以速死為享幸福,便在英國投海而死,以死報中國。像陳天華、楊篤生他們是甚麼人呢?他們就是革命黨,就是熱心血性的真正革命黨。他們都是由於求死所而不得,所以迫到投海,實在是可惜。但是由陳天華、楊篤生兩個人投海的道理,便可以證明,一般人只要感受了革命的精神,明白了革命的道理,便可視死如歸。以為革命而死是很高尚、很難得、很快樂的事。如果在戰場上,遇到了自己主義上的敵人,受敵人槍炮子彈而死,當然更以為是死得其所了。從前真革命黨,因為都有這種樂死的性質,所以敢用一個人去打一百個人,所以敢於屢次發難來革命,所以革命能夠成功。這種先例,是古今中外兵書中所沒有的,只有革命史中才有這種成例。這種成例是非常的例子,我們要學這種非常的成例,便要有非常的志氣,有了非常的志氣,便能夠看破生死關頭,以死為幸福。如果人人都能以死為幸福,便能夠以一百人打一萬人,用一萬人打一百萬人。假若我們現有一萬人的革命軍,馬上便可以平定中國。因為此刻反對革命的全國軍隊,總共不過一百萬人。因為,此刻我們沒有一萬人的革命軍,所以那般貪暴無道的軍閥,便敢於橫行全國無惡不作,事事要害國,天天要推翻共和。我因為要維持共和,消滅這般貪暴無道的軍閥,所以要諸君不怕死,步革命先烈的後塵;更要用這五百人做基礎,造成我理想上的革命軍,我們的革命便可以大告成功,中國便可以挽救,四萬萬人便可以不至滅亡。所以革命事業,就是救國求民。我一生革命便是負擔這種責任。諸君既到這個學校內來求學,我要求諸君便從今天起共同擔任這種責任。”
蔣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民國紀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