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其掌門人祝錫之,在上世紀80年代重修琉璃廠後,把博古齋的匾又掛了出來,在名義上接續了這家老鋪中斷了80年曆史。

像博古齋這樣結束較早,基本上在清末民初、百年內只佔了個開頭的琉璃廠著名的古玩鋪還有不少,對它們也採取這個插敘而不單立題的辦法;在近百年內,您怎麼也要佔上一半,才好說。所以先從信遠齋以酸梅湯在清同治元年(1862)帶出了一個經營了80年、到1942年才歇業的大古玩鋪論古齋、且開設了一個“藝苑畫廊”(那可是在榮寶齋前的頭一份)聊起。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信遠齋是怎麼發展起來的?(1)

事情要先說乾隆年開館修《四庫全書》,信遠齋的出現,與之有關係。

為修書,紀曉嵐率領著一批清朝的翰林、詹事等“高階知識分子”,苦幹了10年。琉璃廠是他們常去必去的地方,書的源頭在那裡。在琉璃廠尋書、閱書、查書,雖有舊書鋪可以落腳,依然很辛苦,尤其夏天熱,書鋪有茶,還是想喝點涼的。這時有個衡水人姓蕭的,在琉璃廠擺攤賣茶水,伺候過往行人。琉璃廠的舊書、古玩行中衡水人很多,已有衡水幫之稱。一位翰林見這個茶水蕭殷勤和氣,就給他出主意賣酸梅湯,還給他淘換到宮廷裡製作酸梅湯的秘方。茶水蕭在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