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儘量最大化去切合每個人的天賦方向。
招募會從早開始到天黑,今天這一次這才算成功。
所有透過者,其華芯內自動會載入一個資料,明日一早到各自的工地去報道就好,反正有華芯資料在,也不怕被人冒名頂替的事。
只是,這批工匠成長起來的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啊。
對此,李初也是不遺餘力的定製各種相關的材料給大家練手學習,儘早的將這幾門技術學會。
魯管、魯末那邊有李初的吩咐在,也會盡力的去教會這群人。
需要,不過是一個成長的時間。
(未完待續。)
第三三一章:科舉危機
“不知主公可曾知道今年是何年?”
施天逸急匆匆的跑來問李初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反倒卻把李初給難住了。
何年?
宣和二年啊。
施天逸作為一個讀書人,作為一個文臣,這東西比自己還要更清楚才是啊,難道還是後世的公元xxxx年不成?至於是公元那一年李初也不太清楚,記得大概在111?前後吧,為此李初又特意花了500個定製幣進行了度娘查詢,得到結果為宣和二年對應的是公元1120年。
而靖康之難則是1126年開始。
還有五年多的時間。
李初總不至於跟施天逸說是1120年吧?這個說法是後世的叫法,他一個宋朝人怎麼會知道這個,可是施天逸問李初這個問題,這裡面絕對不會是簡單的宣和二年這麼簡單,李初犯難了,不知道該回答什麼。
見李初半天沒明白,施天逸對著李初一躬,然後嘆息道:“主公,今年乃是庚子年啊。”
庚子年?
這一下他更不明白了。
庚子年李初知道,歷史上還有個叫庚子賠什麼的,也是一個屈辱的歷史,不過那是清朝末期的時候了。
見李初還不明白,施天逸白他一眼,沒好氣的說:“大比之年,大比,大比啊!”
“大比?什麼大比?”
“大比就是科舉,科舉!”
科舉?
這庚子年關科舉什麼事?
“科舉我知道,只是這跟庚子年有什麼關係?”
見李初一臉納悶不知,施天逸無語的很,這是他第一次遇到還有李初完全不知道的東西,可是這個東西他居然不知道,這也太讓施天逸意外了,乾脆直接解釋了起來:“主公,原先科舉為一年一選,自我朝英宗治平二年起,改為三年一選,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遇慶典加科為恩科。今年是庚子年,乃是三年一比的正科年。”
“哦,懂了,原來今年乃是選拔人才的科舉之年。”
見李初還不為所動,施天逸都快要急死了,自家這個主公怎麼今兒個犯渾了呢,自己都說的這麼清楚明白了,他怎麼還是一副漠不關心的模樣?
“主公,”施天逸再次道:“主公,如今這襄城縣、魯山縣、南陽地區皆在我們手裡,如今遇正科科舉,試問領地內的含辛茹苦的學子應當如何?”
啥?
學子!
直到這一刻李初才反應過來,突然的一下蹦出一個天大的問題,這才意識到施天逸說的這件事的嚴重性。
這何止是嚴重啊,簡直就是非常的嚴重。
科舉,這對於讀書人來說這就是後世的高考。甚至還比後世的高考不知道要厲害重要多少倍了。
後世的高考,上了大學也不見得有什麼好的出路,不上大學也有很多出路。可是在這個古代社會卻不一樣,科舉這是讀書人唯一的一條路,也只冒頭前進的路,只有參加科舉才能出人頭地。
後世的高考,一年一次,可是古代的科舉乃是三年一次。
那麼這樣一來問題就來了。
好不容易等了三年,等到了這次科舉,可是由於麒麟軍現在的身份,大宋朝根本就不可能在麒麟軍所佔據的領地內進行科舉考試,那麼敢問領地內的這群學子應當如何?
是等嗎?
等下一屆?再等三年?
人生又有幾個三年?
十年寒窗,何止是十年,有的人考到老,考到頭髮都白了還在考,他們又還有幾個三年?
還有再等到下一屆嗎?
李初沉默了。
半刻後,他又問了施天逸關於這科舉考試的步驟。
宋朝科舉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