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3章 挖掘機真不錯!

還是需要自己找工作,但報名的人依舊是絡繹不絕。

幾乎所與人都認為,自己就是那個“比較優秀的學員”,肯定會被工廠選中,成為正是的工人。

人對於未來總是會有期待感的,越是遠期的期待,越是不切實際。

比如你去問初中生,一個個都說自己以後要考清華上北大;等上了高一,目標就變成了985、211;到了高二,覺得要努力考個一本;再到了高三,能考上本科就謝天謝地了!

……

印度,班加羅爾,這裡是印度第三大城市,也是被印度人吹噓成“印度矽谷”的地方。

當年印度剛剛獨立的時候,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就選定班加羅爾為印度的高科技發展基地。因為這裡司機氣候比較宜人,環境也很好,適合人類居住,很適合發展精密製造業。

印度政府也將很多國有的科研機構,搬到了班加羅爾,比如負責火箭和衛星空間研究的國防研究發展組織、印度科學研究組織、國家航空實驗室等等。

七十年代時候,印度又開始進行教育改革,將很多大學都搬到了班加羅爾,諸如印度理工學院、印度管理學院、印度資訊科技學院等印度的名牌大學,全都匯聚於此。

到了八十年代,班加羅爾開始吸引國際高科技公司的注意,當時很多國際高科技公司,為了進入印度市場,紛紛進入班加羅爾。

比如德州儀器在1987年進入班加羅爾,ib則在1991年進駐,通用電氣也在班加羅爾設立研發中心。那時候的班加羅爾,真有成為亞洲科技中心的勁頭。

進入到二十一世紀,印度終於成為了世界最大的“it打工仔”。特別是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以後,很多美國公司為了解決成本,將軟體方面的業務承包給了印度,巔峰世紀全世界軟體行業的產值有近五成來自於印度。

實際上印度所負責的工作,幾乎不所涉及到核心的研發,主要是提供軟體外包服務,跟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歐美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是一個邏輯,只不過是衣服鞋子,變成了軟體服務。

比如你向美國的一家網際網路企業投訴,接待你的人並不是美國人,而是身處印度的客服,為你解決問題的也不是美國人,而是美國外包的印度公司。

也正是因為涉及不到核心的研發,所以印度始終沒有出現一家世界級的科技公司,印度這個所謂的“軟體大國”,也拿不出一款世界知名的應用程式。

後世很多“印吹”天天說印度的it行業多麼的強大,事實上早在2018年,深圳一座城市的it產值,就超過了整個印度。而之後的幾年,差距還不斷的被拉大。

印度做軟體外包服務,實際上靠的就是碼農足夠多,然而科技發展到今天,軟體自動化、機器人諮詢技術、大資料分析日漸成熟,這對於“軟體苦力”的需求大減。

舉個簡單的例子,以前很多大企業的客服還都是人工,現在用的全都是智慧ai服務,甚至很多網店都是ai客服了,壓根就不需要人工。

軟體自動化、ai職能以及大資料分析的發展,對於印度的it行業而言,顯然是致命的打擊,印度缺乏核心技術研發,只做外包服務的話,未來的it產業,只有衰落這一條道路。

然而在2000年的時候,印度的軟體服務行業還是很強大的,班加羅爾聚集全世界最多的“軟體苦力”,為歐美國家提供服務。

也因此,這時候的班加羅爾正在大興土木,興建各種的建築和基礎設施,以滿足it行業發展的需求。

一片工地上,一名印度司機正坐在挖掘機的駕駛室裡,優哉的擺弄著操作杆。

司機所駕駛的這臺挖掘機,便是富康工程生產的。

不遠處,幾個拾垃圾的幼童,正一臉好奇的的盯著這臺挖掘機。

司機看了看這幾個孩子,大聲呵斥道:“都給我滾,這裡是你們能來的地方麼?”

幾個孩子嚇得趕緊快速跑開。

這幾個孩子是印度的“賤民”。

印度的種姓制度,將印度人分成四個等級,從高到低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不可接觸者”,也就是人們俗稱的“賤民”。

賤民在印度社會中的社會非常低下,甚至可以說是毫無地位,而且只能做最低賤的工作。

外國人可能很難區分印度人種姓,但是印度人卻一眼就能區分出來。

那位司機雖然不是高種姓,但也是看不起賤民的,被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