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9章 也曾勤勞過

所以這一代戰後嬰兒潮的成長的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再享受著經濟增長的紅利,他們小的時候,是經濟快速恢復的時期,他們長大以後,又是經濟快速成長的事情。

因此對於那一代人而言,生活中充滿了機遇,只要肯努力工作,就能發家致富。

日本也跟歐洲差不多,戰後嬰兒潮的這一代人,只要肯努力工作,就很容易積累財富。只不過後來日本經濟泡沫破滅,打斷了這一程序。

中國也有過類似的情況,改革開放初期也是遍地是機遇,不管你出身如何,學歷如何,肯努力的話,總歸能過上不錯的日子。

很多五零後和六零後可以輕鬆的完成財富的積累,完成階層的躍升。而等到八零後、九零後長大了,再想去積累財富就困難的多,很多東西,生下來有就有了,生下來沒有,大概一輩子就不會擁有了。

正是因為努力工作能積累財富,所以嬰兒潮的這一批歐洲工人,也要比他們的後輩更加勤勞。

整個歐洲的情況都差不多,戰後嬰兒潮的這一批人相信努力工作就能改變命運,所以他們願意去工作。

哪怕是後世被全世界嘲諷為“懶漢”的義大利人,在戰後嬰兒潮這一代,也都是吃苦耐勞的工人。看看那些知名的義大利品牌就知道,基本上都是二戰後發展起來了。

那個時代的義大利人,願意一天到晚坐在工作臺前,用手工去製造精美的包包。而現在的義大利人,那還有人願意幹著活?奢侈品生產都給外包出去了。

李衛東所僱傭的這些法國工程師,基本上都是戰後嬰兒潮的那一代人,也是法國最後一批吃苦耐勞的工人。

之後隨著社會福利的提升,七零後、八零後、還有九零後的法國工人,便不會像他們父輩那樣勤勞了,因此現代人才會覺得法國人很懶散。

這一切主要是兩個原因造成的,一是稅收政策,二是社會福利。

自從冷戰結束以後,法國勞動者的收入差距一直在縮小。按說收入差距減少,意味著財富分配更加平均,那麼貧富差距應該縮小才對。

然而法國的貧富差距卻一直在擴大。

很明顯,理論上的經濟學,跟實際生活中的經濟學是完全不同的。也因此世界上大多數的經濟學家,都是那種馬後炮型的經濟學家。

任何一個國家在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都會產生一大批的中產階級,當中產階級逐漸便為社會主流時,這個國家距離發達國家就不遠了。

法國也是如此,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有大量的法國家庭進入到中產階級的行列。

然而這些中產階級,是法國納稅的主要群體。

當社會福利提高時,國家必然要多收稅,來維持社會福利體系正常運作,這些稅主要來源於中產階級。

與之相比,低收入家庭不僅不需要納稅,還會因為你是低收入者,獲得各種補貼和社會福利,這些補貼和社會福利的錢,都是來源於稅收。

至於真正的高收入群體,他們反而有辦法去避稅。

相當於是拿中產階級的錢,去補貼低收入家庭。

這跟劫富濟貧還是不一樣的,劫富濟貧是拿富人的錢去接濟窮人,富人和窮人平均一下,大家都成了中產階級。等於用了一張均富卡。

而法國這種方式,沒有傷到富人,反而讓中產階級變得更窮,而窮人也沒有成為中產階級。等於用了一張均貧卡。

一個億萬富翁,將財產平均分給100個無產者,那就是100個百萬富翁。而一個擁有一萬存款的人,將財產分給100個無產者,最終還是100個窮光蛋!

中產階級承擔的大量的稅收,生活水平不比低收入家庭更好,甚至很多中產階級會覺得,自己生活的很艱辛。

也因此後世法國爆發“黃背心運動”的時候,很多中產階級也參與到其中。

而這一切反映在貧富差距這方面,中產階級因為承擔稅收的緣故,掙了錢全都花了,很難去進行財富積累。

低收入家庭本來就是靠社會福利生活,這些社會福利頂多是讓他們可以躺平,但不足以讓他們去進行財富的積累。

而真正富人,因為無需承擔那麼多的稅收,反而更加容易積累財富。

最終就導致富人越來越富,而中產階級和低收入群體處於統一水平,貧富差距自然就越拉越大。

而中產階級努力工作去,最終積累不到財富不說,日子還不比低收入家庭好多少,那中產階級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