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5章 企業論壇

為了穩定金融市場,釋放金融流動性。

但是布什政府一直在打仗,龐大的軍費早已經掏空了美國的財政,因此拯救金融法案的錢,只能透過量化寬鬆來解決。這是美國第一次使用定額的量化寬鬆,因此也被稱之為qe1。

這個法案送到眾議院的金額是7000億,後來民主黨要求加碼到了8500億,上臺後的三月份,金額已經增至125萬億,而qe1結束的時候,美聯儲公佈的資料是一共花了1725萬億。

也就是說在qe1期間,美聯儲印了1725萬億的美金,而這還不包括美國日常貸款所發放的部分。

qe1從7000億加碼到1725萬億,整整多出了一萬億美金,但是並沒有像經濟學家所預測的那樣拯救美國經濟,因為消費者的信心並沒有恢復。

市場上最難構建的東西就是信心。對市場有信心的時候,即便是大家手裡沒錢,借高利貸也會投入市場,而對市場沒有信心的時候,即便是各個腰纏萬貫,也不會投入一個銅子兒。

因此那些國際評分機構經常會發布各種所謂的“信心指數”,外行人不明白這些指數是幹什麼的,內行人卻知道這是未來經濟景氣指數的晴雨表。

這也是經濟學很神奇的地方,再精妙的經濟學理論研究,都無法制約人的行為。

很多經濟學家都會有這種感受,我的研究明明已經天衣無縫了,為什麼到了市場執行是時候,卻跟我的研究完全不一樣?

因此大多數的經濟學家,都只是做馬後炮式的分析,用已經發生的市場行為,來印證經濟學的理論。

qe1就是如此,並沒有像經濟學家所與其的那樣起到效果,於是美國政府便啟動了第二輪量化寬鬆,也就是qe2。

qe2的內容是透過收購長期國債,向市場投放資金,也就是透過增加基礎貨幣的投放,來刺激經濟的復甦。

結果歐債危機卻在這時候爆發了,完全抵消了qe2的效果。

美聯儲只好繼續量化寬鬆,相繼推出qe3和qe4,整個量化寬鬆的過程一直持續到的第二個任期。

四次qe美聯儲大約印了五萬億美金,而這五萬億美金撬動的資金數額,更是難以估量。市場上增加了這麼多的貨幣,必然會引發通貨膨脹。

好在美國的經濟體量足夠大,即便是會發生通貨膨脹,也不可能立馬就顯現出來,市場也需要一個反應的時間。

為了防止通貨膨脹的發生,在qe結束以後,美國政府便開始制定縮表的計劃。

縮表指的就是收縮資產負債表,包括資產縮小和負債縮小,簡單的說就是把多印的那些錢,收回一部分,以避免通貨膨脹或者經濟過熱。

縮表的鼻祖同樣是日本人。九十年代初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日本所採取的就是縮表的政策。

但可惜時候,美國縮表的政策才剛開始,的任期就到了。而新一任的懂王總統是反對縮表的。

懂王推翻了的很多政策,比如醫療保險政策,比如退出tpp,他也想停止縮表,懂王認為縮表不利益美國的經濟增長。

但停止縮表得需要美聯儲同意才行,而美聯儲則傾向於繼續縮表,防止美國發生嚴重的通貨膨脹。

於是懂王就另闢蹊徑,推出了一個減稅的政策。企業稅從35降低到了15,個人所得稅從7級簡化為3級,並且大幅度提高起徵點,他甚至還想取消遺產稅。

稅收減少了,而減少的這部分錢自然就會留在市場上。所以站在經濟學的角度將,減稅就相當於是向市場上投放資金。

而縮表又是在市場上回收資金,縮表與減稅是完全相反的貨幣政策。

因此當縮表和減稅同時進行的時候,就相當於是一邊往池子裡注水,一邊往池子外面放水。縮表也就成了無用功。

簡單的說就是四輪qe印的那些錢, 並沒有被收回來,而是繼續留在市場上,這等於是為美國未來的通脹,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接下來就是疫情到來,美國要給老百姓發錢,但美國財政有沒有錢,於是市場上開始預測,美聯儲要開始第五輪qe。

結果美聯儲來了個更狠的,我要啥第五輪qe啊,直接是無限量qe,連計劃都不用做,那多省事啊!

兩年的疫情,美聯儲一直在qe,估計只有美聯儲自己才知道,他們這兩年到底印了多少錢。而經年累月印錢留下的後遺症,也就是通貨膨脹終於降臨了。

疫情所導致的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