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九章 買煤

好了對策,他開口說道:“處長,我們可以從兗礦拉煤炭,然後賣給東島港務局啊。兗礦的煤炭,質量肯定是過硬的,東島港務局肯定會收。”

“這倒是個好主意,兗礦的煤炭拉去東島,賺一筆運費,再賺一筆差價。這個方案可行。”趙國棟頗為認同的點了點頭。

“處長,你要是覺得可行的話,那咱們就這麼幹,不過事先得跟東島港務局和兗礦聯絡一下。東島港務局那邊應該沒問題,只要是兗礦的煤炭,他們肯定會收的,關鍵是兗礦,從兗礦那買煤,可得找找關係。”李衛東開口說道。

趙國棟想了想,開口說道:“兗礦那邊,一個負責安全生產的黃主任,是我戰友,到時候可以找他牽線搭橋,跟兗礦談談買煤炭的事情。”

趙國棟說著,隨身拿出一個巴掌大的小本本,在裡面找到了兗礦黃主任的電話號碼。

當時連手機都沒有,更別說手機通訊錄這種東西,很多人為了記住朋友的聯絡方式,都會隨身帶一個小本本用來記載電話號碼。

對於經常跑業務的人而言,這個記載著電話號碼的小本本,可比身份證件重要的多,聯絡業務全靠它了。

……

兗礦並不是一座礦。

八十年代的時候,兗礦的正式名稱是兗州礦務局,礦務局是專門負責煤炭工業管理的行政機構。然而兗州礦務局,同時又是專門生產煤炭的國家特大型企業。所以兗礦既是一個行政單位,又是一個企業。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兗礦的規模足夠大,所以國家專門為兗礦成立一個礦務局,作為兗礦的上級管理機構。既然兗州礦務局是專門管理兗礦的,而且也只能管到兗礦,那乾脆兩者合併在一起算了,於是便出現了這種行政單位和企業混合在一起的情況。

類似的情況在當時有很多,當時國家八大煤炭基地用的都是這種管理模式。

青河距離兗礦並不算遠,只有不到200公里的路程,便是當時沒有高速公里,一上午的時間也就到了。

中午時分,趙國棟和李衛東兩人已經抵達了兗礦,趙國棟的那位老戰友直接在兗礦的招待所,設宴款待趙國棟。

趙國棟的老戰友名叫黃愛華,是個面板黝黑的中年漢子,年紀比趙國棟稍大一下,他是兗礦安全生產部門的一個主任,也算是兗礦的中層幹部,多少也有點小權力。

酒過三巡後,黃愛華才開口問道:“國棟,你在電話裡說,要來找我買煤?打算要幾車?”

“幾車哪夠啊!我是想跟你們兗礦簽訂一個長期的供貨協議,這不想找你幫忙牽線搭橋麼。”趙國棟開口說道。

“長期供貨也得有個數吧?”黃愛華接著問。

“一個月怎麼得來個五千噸吧!要是情況好的話,以後還會追加。”趙國棟開口答道。

“一個月五千噸?一年就是六萬噸煤?”黃愛華表現出一副很為難的樣子。

“你們兗礦一年怎麼也能生產五六百萬噸煤吧?我就要六萬噸,又不多。”趙國棟笑著說道。

八五年兗礦旗下比較大的礦區,一個是年產三百萬噸的興隆莊煤礦,一個是年產一百萬噸的北宿煤礦,再加上其他零零散散的礦井,年產量能達到五六百萬噸。

後來鮑店煤礦、楊村煤礦和東灘煤礦相繼建成投產,兗礦的產量才提升到一千萬噸以上。

在九十年代以前,國內煤礦挖掘技術落後,很多煤礦還是用人力去挖煤,所以年產一千萬噸已經是國內最頂級的煤礦了。國內幾個大型煤礦,哪個不是年產上億噸煤。

然而黃愛華卻露出一副為難的表情,他喝了一口悶酒,而後開口說道:“國棟,若是以前的話,我去找局裡的領導說說好話,一個月五千噸煤也就給你批下來了。但現在不行,我們礦裡真的拿不出這麼多煤了。”

“一個月五千噸煤都拿不出來?不至於吧?你們可是兗礦啊!”趙國棟一臉不可思議的樣子。

黃愛華一副良心的樣子,開口說道:“國棟,難不成我還會騙你麼?如果你只要幾車煤的話,我現在想想辦法,還能給你弄來,可一個月要五千噸,除非是我們一把手親批,否則的話就是那幾個副局長也批不下來。”

趙國棟知道,黃愛華不會對自己信口雌黃,於是他開口問道:“老黃,到底是怎麼回事?你就別賣關子了。”

“那我就實話實說了,我們兗礦現在的額外的產能,都被吳江外貿廳給拿走了。其他單位想要拉煤的話,也就是零零散散的幾車。”黃愛華開口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