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5部分

第二日午前半晌,魯達拿到了欒廷玉親自送來的寶刀與刀鞘,拿在手上來去擺弄,心情大好,又多番感謝。

眾人隨即也就上馬往滄州而去,祝朝俸帶著三個兒子與欒廷玉送到莊口,眾人拜別。

卻是這鄭智才出祝家莊不久,又有七八騎追了上來。還是扈家兄妹。

鄭智也知此時這對兄妹趕來,自然也是來送行的。兩人才近前拱手,鄭智便先開了口。

“扈成兄弟,不需多送了,回去準備買糧之事吧,如此遠送,倒是慢了行程。”鄭智話語直白,就是說這樣相隨遠送,拖慢了自己趕路的速度。

扈成也知這個道理,卻是也要來做一番禮節,聽得鄭智話語,也就準備客套兩句,打馬而回。

卻是這扈三娘又早了一步開口道:“我卻不是來送你的,只是你那豪俠郭靖的故事才說一半,如何能這般就走了。”

鄭智聽言有些愕然,倒是沒有想到扈三娘說出這麼一件事情。

卻是魯達聽得扈三娘一提醒,也道:“是啊,哥哥,你那故事趕緊接著說下去,灑家也等不及了。”

《射鵰英雄傳》本就是一個格局特別大的故事,家國天下,恩怨情仇,一樣不缺,這故事的吸引力自然是不同凡響。

鄭智看得魯達等人也是一臉期待,心中也是叫苦,故事雖然才說一個開始,卻是這改變了一個時代背景之後,還要自己現編很多事情,說起故事來當真費心費力。卻是這二三十人一臉的期待,也不得不繼續往下接著說。(未完待續。。)

第二百五十一章 晚間回來再聽娘子奏琴

草長鶯飛隨馬蹄,一日才行三十多里,眾人在馬上搖頭晃腦聽著鄭智慢慢說著故事,家國天下,恩怨情仇,總是讓人唏噓短嘆。

就像楊康,後人看楊康多是說他數典忘祖、賣國求榮,只貪圖榮華富貴等等。卻是沒有深入整個時代的大背景,還有人內心歸屬感的由來。

就像如今,遼國統治燕雲十六州一百多年之久,上下好多代。北宋攻遼,滿以為只要宋軍一到,遼國各地的漢民肯定應者雲集,個個都想著恢復舊國,宋軍必然勢如破竹。

卻是哪裡想到,遼國漢人,大部分壓根就無感,甚至許多都上了城頭守護城池,阻擋宋兵。

這也是現代臺灣的問題,時間久了,誰還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越年輕的,越是沒有認同感,等到老一輩的慢慢凋零,臺灣慢慢絕大部分都是天生獨派了,骨子裡更沒有一點認同感。用和平來統一興許能成,但是縱觀史,似乎唯有武力這一個解決之道,此事也就不多敘。

以後的蒙金南宋,與此時的金遼北宋,在政治格局上,又是何其相似。

“回去吧,故事已經講完了,其中內容大多也不過是人之杜撰,傳說而已,當不得真。”鄭智說完了故事,耗費了不少心力去改編有關背景,硬生生把南宋時代的故事,搬到了東晉前後,自然也有許多刪改,只保留了一個整體的故事脈絡。

扈三娘一臉的憂鬱,慢慢低下了頭,心情似乎有些不快,這一路的扈三娘是糾結的,既想趕緊聽到故事的後續發生的情節,又不想這故事這麼快完結,不論心中多麼複雜,故事終究還是完結了,扈三娘與扈成這一路的送行也到了盡頭。

扈成看了看天色,下馬拜道:“鄭相公,天色不早,就此拜別,有暇一定到滄州拜會相公當面。”

“好,來日再會,趕緊去吧,此時出發,天黑之前,還能趕到家中的飯食。”鄭智點點頭道。從上午半晌出發,到現在,一日才行三十多里,快馬而回,一個時辰之內就能到扈家莊了。

扈成又拜得一拜,上馬轉向,打馬往回而去。

扈三娘也只得慢慢隨著自己大哥打馬回頭,走得幾步,又頻頻回頭來看。

鄭智似乎感覺到了什麼,開口道:“扈成,來日到滄州,帶著三娘一起來。”

扈成已經出去了十幾步,聽得鄭智話語,也回頭答上一句:“多謝相公盛情。”

卻是鄭智這一句,扈三娘座下的馬匹忽然就跑了起來,輕快非常,再也不似之前步履的沉重。

鄭智也不多看,打馬回頭,只道:“天黑還有些時候,奔一段馬步,再宿夜!”

說完鄭智打馬而起,座下麒麟獸四蹄邁開,極快的速度飛奔起來。

後面魯達卻是急忙追趕,口中還問道:“哥哥,你說那郭靖是不是天下第一?”

魯達聽的故事,自然側重不一樣,武力明顯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