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身首異處,滿地鮮血橫流。
戰局到得如今,已然就是一邊倒的局勢,一方進退兩難,手足無措,更沒有統一的指揮。一方士卒精銳,人多勢眾,士氣高漲。
片刻之後,魯達已然堵在了寨門之處,寨內從牆頭下來的漢子出不去,寨外的漢子又被堵截。
等到鄭智趕到寨門之處,帶著三千西軍漢子直衝而出。
石秀楊林到得宋江旁邊,卻是也來不及去問為何到得這般境地,只聽石秀開口問得一句:“公明哥哥,往哪條路去?”
後山小道,也就兩條,東山路與南山路,此時往哪條路去,對於宋江來說都是一樣,卻是石秀楊林與身邊的這些漢子在此時也需要一個目標。
“往南山路走!”宋江用寶劍往空中指了一下放下,開口說道。
石秀楊林有了方向,拿著兵刃便往前衝殺,頭前密密麻麻的官軍,一眼望不到頭,林木之間更是還有無數官軍圍殺過來。
鄭智帶兵趕到,更是尾隨廝殺。局面之慘烈,已然不能用言語形容,只聽得山林之間,到處都是嘶喊,到處都是哀嚎。
整個空氣都瀰漫著血腥,整個空間都凝固起來。
石秀楊林,終究也是回天乏術,左右衝殺之間,怎麼也看不到人群的盡頭。
局勢已然明朗,明朗到連宋江都看得一清二楚。往前是無窮無盡的官軍,往後也是無窮無盡的官軍。兩千多人,被圍在後山寨門處稀鬆的山林之中,沒有了退路!
沒有了退路,也就沒有了希望!
整個梁山大寨,到處散落著殘兵敗將,到處散落著老弱婦孺的哀嚎,到處散落著悲涼!
唯有後山寨門外,宋江被圍在人群之中,站定了腳步,並不再往前後去奔走。
一條一條的漢子倒地,一個一個兄弟消逝!
欒廷玉左右不斷刺殺,眼神也在到處尋找,尋找那個熟悉的身影,尋找宋江這個大仇人。
停駐了許久的宋江,忽然動了身形,起步往寨門而回,走得片刻,後方追殺的鐵甲已然就在不遠。
只聽宋江一句大喊:“鄭智,宋江在此!”
“鄭智,我宋江就在這裡!”又是一聲。
“鄭智,我在此處!”
。。。。
鄭智似乎聽到了喊聲一般,從人群裡走了出來,透過無數廝殺之人的縫隙,看到了舉起寶劍大喊的宋江!
“牛大,左右傳令去,停手吧!”鄭智先吩咐了一句牛大,方才慢慢透過人群,往前而去。
無數親兵尾隨鄭智,為鄭智清除道路上的阻礙。
直到近前,兩人相距不過十來步,左右已然清出一塊空地。
鄭智與宋江,已然面對面站定!
鄭智緊盯著宋江,並不說話。
宋江也看到了鄭智,看到了鄭智這張有些陌生卻又熟識的臉面,放下了高舉的寶劍,開口說道:“鄭智,我宋江恨你入骨!”
鄭智聽得哂然一笑,直覺得這宋江話語幼稚如孩童一般!
卻是又聽宋江說道:“我宋江向來以仁義待世人,卻是終究窮途末路,時也運也!到得此時,不過一死。但求你饒得我梁山這些兄弟,我宋江自己把人頭送到你手上!”
鄭智不以為然,開口大笑:“宋江,你不過是假仁假義之輩,到得此時,你還有什麼資格與我談條件?”
“我宋江仁義與否,臨時來評說也無意義,假仁假義也罷。今日我為賊寇你為官,我把人頭奉上,只求換眾多兄弟一條生路!”宋江在人前裝了一輩子的仁義道德,此時還是在眾多人滿前,還是在裝這一份仁義!
不管仁義是否真心,宋江也要保持這最後一份尊嚴。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晚節不保,便是宋江這一輩子的尊嚴掃地。便是再在人前裝一回,也算保住這一輩子在乎的名聲。
鄭智並不答話,只是看著面前的宋江。廝殺慢慢停歇,喊殺之聲越來越小。
鄭智心中慢慢有了一句評語,就像給一個去世之人葬禮上的輓聯一般。
宋江,野心甚大,一心想出人頭地,一心想出將入相,想把權柄掌握在手。苦心經營自己這一身的名頭,面善心黑,爭權奪利極為擅長。助人不少,害人更是不輕。
評語到此,宋江作為一個野心家、一個不擇手段之人。並不能得到鄭智一絲一毫的同情,幾番臨死的話語,也不能打動鄭智。
只見鄭智抬了一下手臂,作出一個“請”的姿態,並不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