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端方帝午睡,談乾去隔壁看卷子。
甄三九安頓好端方帝,忙過來看視,一見桌上的茶便讓人去換:“都說了泡碧螺春!我知道司膳那邊沒有,那就去掏陛下的茶葉罐子!”
談乾愣住:“您連我愛吃的茶都知道?”
“我是特意來跟您致歉的。”甄三九真誠地給他作揖,“您家長媳自然不會在外頭嚼公爹的舌頭。
“只是陛下跟長安公主還鬧著彆扭。本來今兒我以為公主會進宮來,跟陛下見了面兒說了話兒,事情也就過去了。可誰知公主又跑了。
“沒奈何,咱家就自作主張,命人去打聽了談侍郎的喜好,在陛下跟前弄了個小巧說了個瞎話。等會兒陛下睡醒了,我再勸勸,說不準二位主子就能和好。
“您來這一趟,咱家心裡也明鏡兒似的。您就是因為心疼陛下,才主動進宮來討這個差事。說不定明兒還會被人講小話,說您佞幸。就為這個,咱家就該好好地孝敬您一回。”
談乾滿面笑容,連稱不敢,心裡的那一點點不舒服,飛到了九天雲外:“在下是做臣子的,這是份內應該的。”
然後正襟危坐,也並不多飲茶,只是最糾結的時候,拿來沾一沾唇。集中精力,認真閱卷。
一個時辰後,端方帝醒來,盥洗後,問甄三九:“談某如何?”
“很勤奮。進去坐下到現在,一動沒動。卷子似乎也看了大半了。等您喝完熱茶、吃兩口水果,說不準就好了。”甄三九極口替談乾說好話。
端方帝這個時候也明白了過來,呵呵輕笑:“你去跟他說,朕不急,讓他也別太趕。卷子還是要看仔細些。”
“您能說這話,談侍郎就沒白來這一趟。”甄三九樂呵呵地去通知談乾。
當天直到宮門下鑰,談乾也沒離開。倒不是他沒完成閱卷,而是端方帝發現他的評選標準十分個性,忍不住跟他討論卷子。
君臣兩個聊得忘了時間。
直到甄三九黑著臉給大殿裡點上燈,然後面無表情地請他們用飯。談乾才發現自己似乎做錯了點兒啥——晚飯是海鮮湯,羊肉臊子面,白切雞,以及一盤生拌菜。
嗯,沒有一樣是自己愛吃的。
端方帝也看懂了,哈哈大笑,踢了甄三九一腳:“是朕不放他走,又不是他賴在這裡。你給朕好好的!”
甄三九也不吭聲,又端了一盤清煮大白菜過來。沒了。
第二天,殿試結果宣佈。
前三甲都是外地入京的學子。
談乾的長子、郭雲筠的丈夫談暢,點了二甲頭名。
崔集得了二甲第六名,微諍和跟他們打架的那位俞家次子餘逯,則都在二甲吊尾,微諍僅比餘逯高兩個名次,而已。
端方帝坐在御案後頭,笑著看看一本正經的談乾,對眾臣道:“他那個兒子,朕本來打算點狀元的。
“可他非要避嫌,只好挪到了二甲。但朕委實喜歡那孩子,罷了,到翰林院吧,學著給朕當承旨去。”
直接進翰林院,為翰林學士承旨,天子近臣,日夜伴駕!
這不比什麼狀元榜眼的更令人眼熱?!
“而且,朕聽說,你兒子原名叫做談惠,是為了避先文惠太子的諱,才改了叫談暢。其實沒必要。文、惠、孝、恭,這都是常用字。都避諱起來,給大家多少麻煩?
“只是你兒子叫了十幾年的談暢了,再改回去也刻意了。不如這樣吧,朕給他賜個字,叫惠風,如何?”
惠風和暢,蘭亭雅集。
這是皇帝對他談家文氣的讚譽。
談乾大喜,急忙躬身謝恩。
發榜的日子自然是全京城都喜氣洋洋。加上端方帝似乎病情也好轉了許多,京城各家各戶放心地慶賀起來。
尤其是善國公府和肅侯府。
因為談乾前腳從宣政殿出來,後腳就讓人去通知崔集和微諍:“明天辰時到禮部,給我打下手。”
談侍郎要親自帶這兩個孩子?!
善國公和肅侯兩個人眉開眼笑。
微颺早就聽說了談乾頭天宿在宮裡,皺著眉讓虞小四去打聽了情形,便早已知道他被甄三九狠狠地當著端方帝的面兒針對了一番。
如今聽說談乾叫了兄長和崔集去禮部,自然明白這是談侍郎在跟自己求饒。不由得大笑:“雲姐姐的這個公爹,可真是個妙人。”
肅侯和林氏商量著要給談乾送點兒什麼去,微颺便不讓:“那是哥哥的座師,讓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