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部分

下令退回。接著,金華又供上香米,他覺得好吃,但怕因此而擾民,給百姓帶來麻煩,只吃了一餐,剩下的便如數退還,並告誡他們不得再供。

不過他對香米滋味念念不忘,便叫金華貢上稻種,叫內臣們在皇家苑林中開出幾十畝水田,自己插種。每當春耕秋收,他必去觀看指點。吃著親手種出的香米,他覺得特別香甜,飯量都大了好些。

他不太飲酒,能喝點葡萄酒,招待群臣或與文士們詩酒唱和,也只三盅即止。

他唯一的嗜好是下棋,披閱公文累了,便下局棋換換腦子。宮中有個姓潘的老婢,身高不足四尺,朱元璋戲稱她為潘長,很懂棋藝,朱元璋便經常召她對弈。每當棋下到終局,朱元璋便命姬妃們猜一猜誰可獲勝。姬妃們也會湊趣,她們先觀察朱元璋的臉色,如滿面喜色,知朱元璋必定佔了上風,便一齊歡叫道:

“潘長不是陛下對手!”

朱元璋聽了,也不多言,只叫太監們拿來些金銀小玩物賞給她們。

如朱元璋臉色沉靜,大家即嚷道:

“陛下不要讓這老婢,要殺她個片甲不留,給她個厲害瞧瞧。”

朱元璋必會呵呵一笑,眾宮女們便一擁而上,將潘長按倒在地上,將她推得團團轉,盡情取樂。

計口授田,搞了一次均田運動(1)

從汴梁回來,朱元璋親見田原荒蕪,人民逃散,百姓凋零的慘況,又從徐達的報告中知河南、山東、河北一帶,道路皆生滿了榛木,人煙斷絕。揚州自古繁華,如今只剩下十八戶人家;徐州被元軍血洗,男女老少無一倖免。在中原,收葬骸骨成了政府的重要工作。一到夜間,鬼火結隊而行,虎狼穿門入戶,使百姓一夜數驚。

湖廣等地因與陳友諒幾次大戰,百姓流離失所,原本富庶的洞庭湖地區土曠人稀,耕種者少,荒蕪者多。連杭州這樣曾繁華似錦的地方,也零落破敗,許多昔日風流繁華熙攘喧囂的街市,也變得草深尺餘,狐兔成群。

天下一片瘡痍,朱元璋覺得他的大明帝國如一個重創久病之軀,經不起風雨,必須好好醫治調養。

他知要醫治戰亂的創傷,需讓百姓休養生息,得設法讓他們歸農墾荒,恢復生產。

他親自起草詔書,頒行天下,先保護人,除十惡不赦者之外,赦免所有犯罪者。從軍在外的將士則安置好其家屬。因罪逃亡的許其自首免罪,新克州縣不許妄殺。需遠途運送的糧餉,全由官府承擔。各地災情必須據實上報,不得隱瞞。對山東,他下令免除三年的賦稅,讓民休息。

他特別對墾荒種植做了規定:

“州郡人民,因兵亂逃避他方,田產已歸於有力之家,其耕墾已成熟地者,可歸他所有。若原主還鄉復業,有司可於旁近荒田內如數給與耕種。其餘荒田,亦許人多地少者墾闢為己業,並免徵三年的徭役。”

這些詔令實際上是在按人口重分田地,既保護了肯勞動有經營能力的地主,不破壞生產力,又照顧了無地的貧苦農民,調動其生產積極性,發展生產力,故天下百姓無不歡欣鼓舞。山東博興等縣的富民五十多人還跑到南京來謝恩。朱元璋聽說後,立即把他們召入內宮,賜宴款待。

他親自勸酒,並對他們說:

“朕知爾等百姓勞苦,且連年饑饉,又遭兵禍,衣食艱難,才免去三年租稅,就是要爾等民安。現在爾等遠來,辛苦跋涉,跑來謝恩,豈不是把安爾等之令變成勞爾等之舉了?這豈是朕之本心!爾等回去見了鄉間父老把朕的意思相告,但心向朝廷即可,不必來謝。”

當即令禮部發給他們路費,送他們返鄉。又出榜昭告天下,禁止來京謝恩。

送走這批來謝恩的山東富民,朱元璋心緒很不平靜,他沉思良久,感慨地對侍臣們說:

“百姓是國之根本,朕每觀《尚書》,至敬愛人時,嘗嘆:敬天之事,後世平常的君主都知道,敬民之事,卻很少有人知道。這是他們自謂崇高,認為百姓皆是侍奉我的,故威嚴日益加重,與民之恩德與尊重就一天天少了。之所以這樣,全是他們輕視百姓。輕視百姓則必使他們離心離德,叛亂就會隨之而來。故想天下長治久安的人,必應畏民、愛民,為治以民為本。民安則國安。”

他出身農家,最懂得農民的心理,從他父母病亡卻無地可葬,只得到處哀告的往事,他便知道土地對農民是何等重要。要安民必須讓他們有田可耕。他下令大規模移民屯田,官給牛種,開墾荒地。

他還下令在河南設司農司,專管計民授田。規定無田者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