覷。
元瑞輕抬眼眸,右參政得了他的眼神,上前一步,“皇上,臣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說無妨。”
“臣府上有一管家,他的侄兒剛好在襄王府中當差。有一日,管家去襄王府上探望他的侄兒,卻見侄兒剛好在燒一些書信,臣的管家趁著侄兒沒注意,拿了一些碎片回來。裡面的內容臣不敢妄加評論,臣今日剛好備在身上,還望皇上定奪。”
“呈上來。”
李德海從臺階上走了下來,將這些碎紙片放入托盤之中呈給永盛帝。
這些紙張都被燒了個大概,僅僅剩了一些碎片。
永盛帝捏著這些碎片翻來覆去的看了好幾眼,眉頭卻是越鎖越緊,一臉的凝重,連的殿內的氣氛都變得壓抑了起來。
永盛帝看完碎片之後又放回了托盤之中,“李德海。”
“奴才在。”
“你將這拿下去讓眾位大人鑑定一番,看是不是襄王的字跡。”
碎片便在各位大人中間傳閱,每個人看了之後都是一臉凝重的表情,最後碎片傳到了俞知樂的手中。
手中的碎片被燒的已經看不出來文章的整體,字型清秀俊逸清淡如雪,確實很有元倧的風格。
剩下的字眼中,除開普通的話語。依稀可以看到“買”、“兵馬”等字。
俞知樂的眉頭不禁微微皺起,這些剩餘的字眼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招兵買馬”,這可真是犯了皇上的大忌諱。
“眾位愛卿看得如何?這可是襄王的字跡?”永盛帝問道。
“是襄王字跡無疑。”有一位老臣回答道,眾人紛紛附議。
“將紙拿給襄王。”永盛帝的聲音威嚴了起來。
元倧接過碎片之後淡淡的掃了幾眼,說道:“父皇不用再問了,這確實是兒臣的書信。”
“咕咚”“咕咚”,不少人在偷偷嚥著唾沫,心裡默默讚歎著襄王果然萬事淡定,就連這壞事做了,也是承認的理所當然。
“好大的膽子!”永盛帝從龍椅上起身,用手指住元倧,“你最好給朕從實招來,未發的金子和這書信到底有何關係!”
元倧微微一笑,語氣中有安撫之意,“父皇莫要心急,不妨先聽聽兒臣的說辭。”
“說。”永盛帝坐回龍椅之中,眼睛瞪如銅鈴。
“兒臣確實沒有及時發放這月的軍餉,但是在今日下午酉時之前,眾將士們想必會領上自己的軍餉,只多不少。”
“哦?”永盛帝坐直了身子微眯的眼睛,“那箱金子和書信又是怎麼回事?”
“那箱金子兒臣確實不知從哪裡來,但兵部的銀兩都有特殊的記號,外人並不知情,一驗便知。還望父皇懇請兒臣起身檢視金子。”
“平身吧。”永盛帝擺擺手。
元倧走到那箱金子前,拿起了一錠金子仔細的看著底部,放下之後又拿起了幾錠金子看了幾眼,而後說道,“凡是經過兵部的金子因為有關軍餉事關重要,因而兒臣便吩咐匠人在金子底部都印有‘軍’字標記,但這些金子底部並未有此標記。”
有太監上來為永盛帝和各位大人獻上了金子,上面確實如元倧所說,無任何標記。
永盛帝將金子放在一邊,問道:“梅德新,你作為兵部尚書,可知此事?”
“回皇上,確有此事。”梅德新站出來,“標記之事極少有人知道。”
永盛帝點點頭。
至於書信——”元倧頓了頓,“正巧,兒臣近日攜帶著原版的書信,原本是想下朝之後請父皇過目,與父皇有事要商,那便在這朝堂之上解決了。”
“呈上來。”
永盛帝看完之後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他看向那元倧的目光也不再有敵意,“難為你有心了。你來為朕和諸位大人講講這事情的來龍去脈。”
“遵旨。”元倧一俯首,目光在眾人之間轉了轉,“想必各位大人不久前也有耳聞,荊州急缺士兵但是百姓一直拒不應召。荊州刺史曾向兵部報備想要一筆銀兩,來添上重金招兵的缺口。兵部那幾日週轉不靈,本王就先做主將軍餉的銀子發給荊州。國庫緊張,那封書信就是本王與幾位大人在商議,先以各自的錢財來補上這月的軍餉,昨日才將銀子湊齊,因而今日才發放了軍餉。”
眾人恍然大悟,怪不得那書信上面有著那些敏感字眼,這麼一說倒是在情理之中。
有人想明白了這裡面的彎彎道道,這分明是有人想陷害襄王,反倒現在被襄王打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