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起來吧!”朱翊鈞卻一動不動。李太后說:“怎麼,馮公公為你求情,你倒耍起性子來了?”馮保即刻將朱翊鈞扶起:“快!快!萬歲爺,趕快謝過太后娘娘!”朱翊鈞咬牙站了起來,轉身即走。李太后說:“等等,這兒有份張先生送來的帖子,需要你過目。”說著,把帖子遞給朱翊鈞:“這才是你該做的正事。”
朱翊鈞接過帖子,轉身離去。馮保依舊站著。李太后對他私閹客用送給皇上的事十分不滿,囑他道:“以後遇上這種事,別忘了這兒還有兩位太后!”馮保說:“是。”李太后對他揮手說:“還不快去幫皇上琢磨琢磨那揭帖。”馮保答應了一聲退下。
朱翊鈞坐在文華殿丹陛之上,張居正坐在丹陛下左首。部院大臣如新任吏部尚書楊博、新任戶部尚書王國光、新任兵部尚書譚綸、禮部尚書呂調陽、新任刑部尚書王之誥、工部尚書朱衡、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禮等依次前來覲見,朱翊鈞對他們說:“眾卿平身!”眾官員山呼:“謝皇上。”朱翊鈞從袖中摸出字條:“爾等部院大臣,須得各盡職守,重要事件須得向內閣首輔張先生稟報,然後奏朕。張先生昨日有揭帖呈進,講明要革除前朝舊弊,開創萬曆新政,爾等要同心協力,共造本朝鼎盛氣象。”眾官員齊聲答:“臣等牢記皇上教誨。”
朱翊鈞叫了一聲:“張先生”,張居正起身跪稟:“臣在!”朱翊鈞問他:“你說,萬曆新政該如何實施?”張居正奏道:“臣思慮,應從整飭吏治開始。”朱翊鈞問:“如何整飭吏治?”張居正說:“過幾日,臣會有專門奏本呈上,請皇上審閱。”朱翊鈞一臉嚴肅地說:“好。朕等著。”
文華殿外傳來喊聲:“捷報——捷報——!”
小皇帝朱翊鈞瞪大了眼睛,問:“什麼捷報?”
張居正讓傳送信人,不一會兒,一位小校進入大殿,跪下高奏:“啟稟皇上,廣西剿匪前線八百里加急傳來捷報,兩廣總督殷正茂已收復慶遠等城池多達三十六座,剿滅叛匪三萬餘眾,匪首貝那身負重傷,並帶其少量人馬退至叢林深處。”
朱翊鈞問張居正:“誰是貝那?”
張居正說:“此乃廣西叛匪之首,多年來危及廣西的安寧,此捷報乃大好訊息,皇上,廣西匪患如期剿滅,殷正茂功不可沒,這也是皇上上應天機,下符民意的祥端盛事,亦是開啟萬曆新政的好兆頭,臣有一個建議。”
“請講!”
張居正道:“請皇上下旨殷正茂,讓他進京獻俘。”
朱翊鈞道:“如此甚好,就依張先生說的辦。”
一時間,“殷正茂真是功不可沒”、“叔大舉薦有方,用人得當!”之類的議論充滿了張居正的耳朵,但新任戶部尚書王國光卻對他敲響了一計警鐘:“依下官之見,一場剿匪的勝利,並不能掩蓋眼下朝廷所面臨的諸多問題。”
王國光此話不是空穴來風,對於他這個新上任的戶部尚書來說,最令他憂心忡忡的是:戶部雖然掌握著全國的財政,但國庫的銀子即將告罄。高拱離任前,說還有四十萬兩,但這幾日,所有賬目都已查證核實後發現,國庫裡實只有二十萬兩銀子,所謂四十萬兩,是把高拱答應多給殷正茂那二十萬兩銀子也算在內,可是,這筆銀子已劃出去三個多月,付了潮白河的工程款。年初,戶部十三司會同有關衙門一起核定,今年全國應該徵收的賦稅是二百七十萬兩銀子,但全年各項開支卻須得銀兩四百餘萬,這還不包括先帝駕崩與新皇帝登基這些意外的大筆開支,總之是寅吃卯糧,入不敷出。堂堂一個戶部尚書,口袋裡竟摳不出一兩銀子,這在大明兩百年來,實屬罕見。
第九章 折俸風波(5)
張居正問道:“不是說還有歷年積欠嗎?這個數目是多少?”
王國光回答:“五百多萬,這還僅僅只是隆慶二年以來的積欠,如果這筆錢收起來,我們就不會如此捉襟見肘,作無米之炊了。”
張居正點頭道:“我看催收積欠是戶部的重中之重,在這件事上你要多動腦筋。”
王國光說:“我已經想好了主意,第一,把全國十大榷關的徵稅御史全都換掉,換上年輕肯幹,願意為國分憂的官員,這是個大事,過兩天咱專門再來請示。今天,有比這更急的事情。”他看著張居正說:“再過幾天,七月二十,是發放月俸銀的日子。京師的官吏,合起來有一兩萬人,每月應發放的本色俸銀是十二萬兩銀,可是現在上哪兒去找這筆錢呢?”
真是破屋又遭連夜雨,張居正道:“一點辦法都想不出來嗎?”
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