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對於獨生子女,更是如此,八零後的所謂小皇帝,就是因為這樣才大量產生。
唐歡雖然不是八零後,但他也是個獨生子,所以王慧琴一開始就跟大陸其他父母一樣。對待自己兒子就如老母雞護小雞一樣的愛護,生怕自己兒子吃虧,前期阻止兒子繼續在商場繼續胡鬧,收回公司大全,又迫使他上學,也是出於這些愛護的目的。
可是,人總是會變化的,就如一個坐井觀天的蛤蟆如果跳出了這個井,在看到外面廣闊的世界後,它也會慢慢開始接受這個世界很廣大地事實。更何況王慧琴才三十來歲,還屬於年輕範圍,對新事物接受範圍自然也很快。
王慧琴是幸運的,她來香港之後,就從來沒有受過苦,而且短時間內又突然暴富,她也是不幸的,因為她沒有經歷過香港的黑暗,沒有經歷過外來人在香港打拼的辛酸,一上來就不斷的享受香港的繁華。並不知道這一切來的是多麼不易。
這種突然從一個小地方到大繁華大享受的過程,立刻就讓王慧琴有些不知所措,而唐歡那個時候又總是忙著自己的事情,沒多少工夫跟自己老孃談談心,疏導疏導,因此這種情況下。自由度很大地王慧琴就漸漸開始迷失了。
不過畢竟王慧琴已經三十多歲。再迷失也有限,因此除了長了很多見識,又突然有了一種暴發戶的衣錦還鄉的炫耀念頭之外,她本身卻並沒有學到多少本事,甚至連香港富婆的吃喝玩樂也不會,或者說是不敢。
其實這個時候的王慧琴,是感到一些自卑,就如那時起大部分大陸人在見到香港人臺灣人那樣。是一種帶著羨慕中的自卑。
為了打破自卑。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自大,而王慧琴這時候也有自大的本錢。畢竟她很有錢,因此王慧琴那時候的表現就特別的浮躁,也顯得特別盛氣凌人。
在自卑的同時,王慧琴還有一種擔憂,那就是對這種突然到了天堂生活地擔憂,畢竟這一切來得太快,也太不可思議了,至少對王慧琴來說,來香港短短髮生的這一切就好像是做夢。
於是,豪奢的生活沒有讓她感到安心,反而讓她感到害怕跟竊喜,因為她在嚐到這種甜頭之後,一方面害怕這一切很快就會一無所有,一方面又希望能夠繼續保住這種生活。
就是在這樣多種多樣的比如自卑、擔憂、竊喜等多種心理作用下,她開始分析這一切,當發現源頭是自己兒子的時候,她又不相信這是才十二歲兒子的本事,開始出現陰謀論,為這一切找了個幕後黑手,以為這一切都是萬惡地資本家要剝削自己天才兒子地音樂才華。至於為什麼自己家越過越好,那自然是兒子運氣好。
就這樣,出於迴護兒子的考慮,接下來她很快就把唐歡的一些在自己看來是胡鬧的事情給制止了,親自收回了在自己名義下的公司大權。
那時候她以為,自己可以控制一切,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可是,她收回權利之後卻又發現,她根本就不瞭解這些產業,比如電視臺跟唱片公司,她儘管以前也在廣播局住,但內陸小縣城的廣播局跟大香港的電視臺是兩碼事,她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法對這些產業有什麼主意,於是就只能先順其自然。
後來,當自己兒子又繞過自己,繼續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地時候,她已經一邊在旁邊驚疑地看著這一切,一邊又在反思這一切到底是不是還是運氣。
畢竟她好歹也是個大陸高中學歷,屬於堅定的無神論者,馬列著作也學過一些皮毛,而且一次兩次是運氣,三次四次就恐怕不可能是這樣了。
就這樣,隨著來到香港地時間日久,王慧琴的見識也開始成倍增長。當自己完全對旗下產業沒有頭緒,自己兒子卻繼續在娛樂界跟商界不斷成功地時候,王慧琴在不理解的同時,也開始慢慢明白到,可能這一切真的都是自己兒子所為,畢竟天才也是存在的,**不就是天才麼。
浮躁也是有限度的,而且說實話,當王慧琴如一個孔雀一般回老家炫耀過之後。在內心得到了滿足之後,心中突然又有了一種失落,忽然覺得這種炫耀似乎很沒有意義。當自己父親斥責自己的時候,她其實自己也感到對方說得對,自己也的確有點討厭這種浮躁跟炫耀,但她卻又的確也很喜歡別人羨慕跟注視的目光,這種矛盾地心理,讓王慧琴感到十分無助跟氣憤。
接下來,在跟自己兒子在車中的一番詳談之後,她內心的浮躁已經開始平緩下來。同時仔細一想兒子的話,也已經開始接受自己兒子是天才的這個事實了,因此在此後的日子裡,也基本都是不插手兒子的操作,把大權全部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