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代價還是挺大的。
算了,還是先應付眼前這一關吧,劉遠搖了搖頭,好像是把那些雜亂思緒甩出腦中,策馬揚鞭,朝前方趕去。
………
“殺,殺光他們。”
“兄弟們,殺”
“快,弓箭手快來”
“抓住松贊干布,奪取頭功”
“吐蕃的勇士們,為了贊普大人,為了勇士的榮譽,殺。”
“死戰不退。”
劉遠猜得不錯,作為最後的堡壘,吐蕃人已經退無可退,只能和唐軍拼死一戰,幾十萬軍隊在城中,什麼計謀、什麼戰術的效果都褪色了,最有效、最實用的,就是碾壓、征服,誰能戰到最後,誰就能笑到最後。
吐蕃人也不肯輕易言敗,他們在每個街道、每幢房子和唐軍展開激烈的巷戰,可以說寸土必爭,不過戰果很明顯,擅長野戰的吐蕃人在巷戰方面明顯不如唐軍,而他們也沒有做好與唐軍在巷子決戰的準備。
大唐在這方面,則是做了充足的準備,弓箭、火銃齊發,碰上硬啃的骨頭,直接火藥包侍候,騎兵驅趕、刀盾兵防禦、陌刀兵碾壓,弓箭兵輔助,士兵訓練有素,按計劃一步步推進,進展非常順利,而吐蕃士兵一來不習慣打這些巷戰,二來裝甲處於劣勢,最重要一點,無可用之將,接二連三折損大將,士氣極其低落。
現在松贊干布最為倚重的就是論欽稜和瓊波。邦色,論欽稜中了李靖設下的圈套,身負重傷,沒法上戰場助威打氣,碩果僅存的瓊波。邦色,又在火藥爆炸中炸得死無全屍,這一下,不僅松贊干布處於無將可用的境地,就是軍中計程車氣也降到了冰點,私底下不少士兵開始對松贊干布的懷疑,覺得這是上天對吐蕃的懲罰,這樣一來,為他賣命的心也少了。
一個節節勝利,一個節節敗退,勝負可得而知,可是面對著死亡,很多人都得拼命地去搏殺。
一時間,邏些城就名副其實的煉獄,殺聲震天,血流滿地,邏些城的上空一直有有一股散之不去血腥味,現在是六月下旬,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不到二天,那些屍體已經開始發臭,以至到了後面,雙方都要分派人手去掩埋那些屍體,戰況可以說膠著而慘烈。
“將軍,李將軍部已攻下城南百戶所”
“稟將軍,牛將軍來訊息了,今天一早。就殺了千戶長一名,百戶長三名,殺死殺傷吐蕃將士三千七百餘人。”
“將軍,程將軍攻下城西千戶所,活捉千戶長達田,繼續向皇宮進發。”
“稟將軍,松贊干布組織了三萬多人試圖奪回寶光寺,段將軍率隊大破松贊干布,殺死殺傷吐蕃軍一萬多人,松贊干布久攻不下。倉皇逃去。”
“稟將軍,吐蕃在城西的糧倉被攻下,獲糧數以萬石計,段將軍請求增援人手。”
一個個利好的訊息傳來,傳到主帥候君的營房。候君集把訊息一一匯總、分析,然後合理地安排人手。穩中求勝。一步一個腳印,一步步把吐蕃逼入絕望的深淵。
大唐的優勢太明顯了,只要不出現致命的失誤,吐蕃絕無翻盤的可能,戰事越是緊張,候君集則是越冷靜。
大唐和吐蕃是在六月二十七號交換俘虜。二十八號響午開始進攻,在劉遠絕妙計策的幫助下,不到一個時辰,已經攻破了吐蕃的防禦。正式對吐蕃發動最後的大決戰,僅僅過十天多天,到七月中旬,大唐幾路大軍順利地把松贊干布連他的手下人圍在皇宮中,吐蕃人被俘的被俘,投降的投降,不到半個月,就把松贊干布圍成了甕中之鱉。
把松贊干布拿下,只是時間的問題,吐蕃在大唐的嚴厲打擊下,死的死、傷的傷、降的降,勝利的天秤向始向著唐軍移動。
當皇軍被重重包圍後,候君集親自發布了最後的指令:“將士們,邏些城已是我們囊中之物,現在只有一件事沒做,那就是抓住這次的罪魁禍首松贊干布,給我衝。”
候君集的話音剛落,“轟,轟”的二聲巨大的爆炸聲,那皇宮的圍牆被炸塌了一大段,而皇宮的門也被炸飛,在親衛的保護下,候君集第一個衝了進去,主將有令,又是第一個衝鋒,皇宮內還有一個天大的功勞在等著,眾人豈有不動心的,聞言一個個舉著武器,殺聲震天的往皇宮裡衝去。
“殺”
“活捉松贊干布!”
“殺”
“活捉松贊干布!”
眾人吼聲震天衝進去,要捉拿松贊干布,那些吐蕃衛兵、宮女、舞妓等不是被殺就是被俘,唐軍所向披靡,就在快要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