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奏皇上,微臣有事要說。”李二的語音剛落,崔尚馬上走出站著的行列大聲叫道。
“崔愛卿,你有何高見?”李二和顏悅色地問道。
崔尚行了一個禮,拿出一份奏本,大聲地說:“僕射大人所說的,也是微臣想上奏的,其實早在三個月前,微臣就收到揚州刺史的彙報,說揚州有一奇人,除了樂善好施,自費印書又以極低的價錢賣給士子外,自創一套有利於攻書教讀的工學,叫標點符號,可當攻讀詩書之利器,因為不算是公務,就託微臣代他參詳,微臣一直猶豫不決,現聽到連高僕射也注意到,也就把一早寫好的奏本拿出來了。”
幾個月前,崔尚就收到自家在揚州做刺史子侄的來信,心中一直猶豫不決,現在看到高士廉拿此事出來說話了,意識到這是最後一個機會,趁機把一早準備好的奏本拿了出來。
要是此事成了,自己子侄也算是教化有功,自己是推薦得力,快要成為自己侄女婿的劉遠,也能獲益不少;要是有什麼不妥,還有高士廉那老不死的做擋箭牌,崔尚這招用得非常巧妙。
等太監拿上來後,李二一邊翻著奏書,一邊隨口說:“說,我大唐揚州境內,還有這樣的奇人異士?姓甚名誰?”
“劉遠”崔尚馬上應道。
什麼?揚州劉遠?
李二還有朝堂上幾個重臣的面色也變了變。(未完待續。)
ps: 寫手最慘的,不是卡文寫不出,而是好不容易寫出後,讓人刪了,鄰居家的小屁孩,我討厭你~~~~
206 初見李二
“皇上,微臣以為,這標點符號端的神奇。”
“微臣竊以為,這是攻書教化的一大利器,理應交與六部推廣。”
“臣亦附議。”
先是高士廉提出,然後又由崔尚附和,這兩人,一個是保皇派的領軍人物,另一個,則是天下士族的翹楚,代表著朝堂上的兩大股勢力,二人出一提議,後面支援他們的門生或同僚馬上附和,頗有一呼百應之勢。
這也是大唐欣欣向榮的一個縮影,雖說這二派在利益上時有紛爭,甚至當朝互相攻擊,但是在一些有利於國強民生的措施上,也會相互支援,算得上,有紛爭,也有合作,這次派的領頭人物意見一致,後面的人自然是很識趣地推波助瀾。
“皇上,臣以為,此法甚為不妥。”有人支援,自然也會有人反對,就在朝堂一片歌功頌德聲中,有人跳出大聲反對。
李二一看,跳出的是一把花白鬍子的老頭,眉頭皺了一下,這個老傢伙叫周世石,任禮部侍郎,用長孫無忌的話來說,這老傢伙就是茅坑裡的石頭,又硬又臭,張口閉口不是聖人之言,就是祖宗遺訓,凡事都是認死理,二話不合就說請皇上賜死來要挾,以示他的風骨,李二對他只有二個字,頭痛。
說到底,他是前朝禮部官員,像高宗和李二的登基,也是他在主持儀式,算是三朝元老的人物,可見,他對禮法極為精通,像禮儀、祭祀這些,還非得他主持不可,祭天、修祠起廟、納封嬪妃等。這些都離不開他,偏偏為人太固執,要不然,就是熬資歷,別說一個小小的侍郎,估計尚書省都能進了。
“周愛卿,有可不妥?”
周世石大聲說道:“皇上,人,要知禮義,才會識廉恥。祖宗之法不能違,聖人之言不能忘,一個小小的凡夫俗子,膽大妄為,把聖人之言視作兒戲;再說用了那些什麼符點符號。就少了識文斷句之樂趣,而士子們。也不會認識鑽研文章。簡直就是得不償失,有辱斯文。”
“皇上,周侍郎所言甚至是。”
“祖宗之法不能違,聖人之言不能忘。”
“都不鑽研學問,一味投機取巧,容易走上歪路。”
“那個劉遠。妖言惑眾,微臣認為,把他抓拿歸案。”
周世石一開口,朝堂之上的頑固派紛紛附和。說什麼也不同意推行那套“標點符號“。反而把它當成妖魔化,有人還提議把發明之人揖拿,和剛才大加讚揚相比,大相徑庭。
御史大夫王遷冷笑道:“好笑,這標點符號只是一套工具,剛才我也看了,不曾加一字,亦末減一言,何來有辱斯文呢?”
“那不是畫蛇添足嗎?”周世石反駁道。
又一出自七族五姓的官員反駁道:“什麼是蛇,又什麼是足,在詩經之中,作解的有幾個當世之大儒,你說他是足?難不成,你說他們的註解有誤,欺世盜名不成。”
。。。。。。。。
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