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的史變遷是比較熟悉的,究竟該如何確立大明王朝的軍隊建制,是按照千年之後的編制來實施改造,還是在大宋軍隊的建制上面稍作改變,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按照千年之後的軍隊建制來規範大明王朝所轄的軍隊,這應當是最好的選擇,畢竟經了數年前的演變,千年之後對於軍隊的編制,是有著最為成熟的編制體系的,而且那樣編排,也有利於發揮出來軍隊真正的戰鬥力,不過那樣的編排,這個時代的人是不是能夠接受,是不是能夠明白其中的奧妙,那就不好說了。
在大宋軍隊編制上面稍加改進,這樣的做法吳邵剛不大接受,就算是在史上以驍勇善戰著稱的大元朝廷的軍隊,其軍隊編制也有太多混亂的地方。
軍隊稱唿與編制的事宜,是絕不能夠疏忽的,若是漠不關心,直接影響的是戰鬥力。
在經過了數天的思索之後,吳邵剛終於提出來了大明朝廷所擁有大軍的稱唿與編制。
大明王朝擁有的軍隊,一律稱之為明軍,以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指揮機關,兵部協助樞密院處理軍隊的相關事宜,三十餘萬的明軍,劃分為五個部分,分別稱之為中部戰區、北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和東部戰區,每個戰區設立一名大都督,統領整個戰區的事宜,大都督下設四個到五個萬戶長,每個萬戶長統領的軍隊人數為一萬人左右,萬戶長下設千戶、副千戶、百戶、總旗、小旗等等。
每個戰區設立大都督府,統領轄下軍隊的事宜,地方上不準干預軍隊的任何事宜,大都督府設立相應的官職,協助大都督處理所有事宜,但人數需要限制,儘量保持幹練,以便於能夠隨時決策,不因為相互推諉耽誤時間。
大都督由樞密院管轄,皇上直接任命,每個地方的大都督,在本戰區擔任大都督的時間一般不能夠超過五年,到時候必須調整或者輪換。
開封府城外駐紮之軍隊,稱之為御林軍,其兵力總配置為五萬人,負責京城周遭的防禦事宜,包括京城內的防禦事宜,其總指揮同樣稱之為大都督,只不過其下設之軍官,以都督代替萬戶長,都督之下依舊設立千戶、副千戶等軍官。
大明軍隊這個編排,是古今結合的產物,更是表現出來吳邵剛的慎重,做任何的事情,都需要一步一步來,不能夠跨大步,若是直接過度到千年之後軍隊之編制,怕是眾人不會接受,也難以真正的推行下去,而在軍官人數方面,更是做出了詳盡的和嚴格的規定,軍官的職數是固定的,非特殊情況決不允許隨意的突破。
大都督的人員配備方面,吳邵剛也經過了認真的思索。
馬龍出任御林軍大都督,張炳輝出任東部戰區大都督,蔡思偉出任北部戰區大都督,張弘範出任南部戰區大都督,張珏出任北部戰區大都督。
李庭芝出任樞密使,兵部尚書吳紹武出任樞密副使,袁世春、譚常軒出任樞密副使。
這個任命下達之後,在朝中引發了巨大的反響。
最令人感覺到吃驚的是兩個方面,其一是朝中丞相不一定就是樞密使,丞相之中唯有左丞相出任樞密使,樞密副使則是由兵部尚書以及軍官出任,且管理樞密院日常事情的也是樞密副使,重大事宜才會由樞密使出面協調和決定。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張弘範出任南部戰區大都督。
張弘範是張柔之子,也是大元朝廷歸順之官員,這麼長時間過去,張弘範在軍中並不是特別的傑出,也沒有立下什麼天大的功勞,與吳邵剛身邊的很多心腹比較起來,資是遠遠不夠的,偏偏這個資不夠的張弘範,居然出任了大都督。
不過這是皇上做出的決定,眾人只是感覺到吃驚,卻不會有人表示反對。
吳邵剛做出這兩個決定,肯定是有理由的,其中的奧妙和含義,諸多的文武大臣不一定是清楚的,但吳邵剛本人是很清楚和明白的。
大宋那種左右丞相都出任樞密使、掌控軍隊的做法,其實是開國皇帝趙匡胤為了能夠完全掌控軍隊的一種做法,最為明確的一點就是大宋的丞相幾乎都是讀書人出身,對於軍中的事宜不是特別熟悉,所謂的掌控軍隊,是不可能知曉軍中內情的,故而軍隊實際上是掌控在皇帝手中的,同時讓左右丞相悉數都掌控軍隊,也是讓他們相互之間牽制。
讓不熟悉軍隊之人來做軍隊的統帥,這樣的事情吳邵剛不會做,那等於是自毀基腳,只會讓軍隊慢慢的弱化下去,至於說皇上害怕他人篡奪權力之擔憂,在吳邵剛看來,這主要還是看皇帝本人之能力,若皇帝就是個廢物,還不如讓有能力之人來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