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兩個讀書人再次有了感慨,按照他們的理解,這一切情形的出現,都是皇恩浩蕩的結果,民心如此的向著大宋王朝,豈不是預示著大宋王朝日後一定能夠滅掉蒙古韃子,目前頹廢的情形只是暫時的,有朝一日,大宋朝廷一定收復開封京城,恢復大宋王朝的威風。
作為被剝奪了功名、被髮配的犯人,葉李和蕭規是沒有資格給朝廷上書的,嚴格說他們的行動是應該受到限制的,不過看見周遭生氣勃勃的景象,兩人忍不住,又開始上書,這一次他們寫出來的所謂的奏摺,幾乎都是歌功頌德,可惜奏摺無法遞出去,只能夠是放在房間裡面,看看來日是不是有機會能夠上奏朝廷。
讀書人在軍營之中,明顯無用武之地,也不可能有什麼朋友,故而接下來的時間,兩人依舊是四處走走看看,甚至到百姓的家中去了。
葉李與蕭規的一切行為,吳邵剛當然是知道的,而那份放在家中的所謂奏摺,吳邵剛也拜讀過了,郝經等人看過這份奏摺之後,只是曬然一笑,可吳邵剛的想法不一樣。
因為儒家思想的影響,全天下的讀書人幾乎都存在一個毛病,那就是將王朝衰亡的絕大部分責任,都怪罪在大臣的身上,譬如說百年之前岳飛被斬殺,皇上倒是輕鬆,不用承擔任何的罪名,這其實是不對的,可以說一個王朝的衰敗,絕大部分的責任都是在皇上的身上。
讀書人有這樣的看法,也算是正常。
吳邵剛卻不是這樣看的,縱觀幾千年的歷史,帝王若是有作為,則王朝一定會朝著興盛的方向發展,帝王若是耽於淫樂,則王朝必定衰敗。
葉李與蕭規兩個讀書人,能夠在被髮配之後,活的很是滋潤,當然是吳邵剛開口的結果,否則兩人怕是早就沒命了,而作為在史書上面留下一筆的兩人,與其他絕大部分的讀書人一樣,對於皇上是有著無盡的期盼的。
現在的宋度宗趙禥,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廢物皇帝,沒有任何的能力,就知道嬉戲娛樂,對家國大事完全不關心,若是天下的讀書人將希望寄託在這樣的皇帝身上,那就是天大的笑話了。
吳邵剛明白這一點,吳邵剛身邊的人明白這一點,可其他的讀書人並一定明白。
宋末三傑之中的陸秀夫與張世傑,都到了吳邵剛的麾下,剩下的就是名氣最大的文天祥了,此時此刻文天祥依舊被賈似道排擠,在外做官,不能夠回到京城。
文天祥是有能力的讀書人,吳邵剛本意是想著招納,可是穿越這些年,熟悉了南宋王朝的規矩和內幕之後,他倒不是有很強烈的招募願望了。
紛亂的時代,讀書人並不能夠左右局勢,這話說的更加直白一些,就是讀書人沒有太多的用處,譬如說忽必烈,在建立大元王朝的時候,首要的依靠還是蒙古鐵騎,一旦天下初步穩定下來,需要治國理政的時候,讀書人才能夠真正的發揮作用。
民心向背這個概念,在紛亂的時代,有些偽命題的意思,你自身的實力不足,就算是兢兢業業做事情,就算是贏得了民心,可最終的結局,還是被實力更強的對手滅掉。
歷史就是這樣,實力才能夠決定一切。
穿越八年的時間,吳邵剛終於看透了這一層,也卸掉了心頭一個巨大的包袱。
曾幾何時,熟悉歷史的吳邵剛,想到的是天下人都忠心於大宋王朝,對皇上都是頂禮膜拜的,其他人想著要推翻腐朽沒落的大宋王朝,一定是會遭遇到老百姓強烈反抗的,特別是遭遇到讀書人的反抗,現在看來,這一切都是史書有意為之,實際情況絕不是如此。
朱熹的理學思想,以及儒家思想,尚未徹底佔據主流,讀書人的思想還沒有那麼堅定,對皇權也不完全是頂禮膜拜,至於說老百姓,想法更是簡單,誰能夠讓他們平靜的生活,讓他們能夠活下去,他們就完全滿足了,至於說誰是皇上,老百姓還真的不在乎。
郝經進入到廂房,發現吳邵剛的神色頗為嚴肅。
郝經有些奇怪,近段時間以來,應該說局勢是平靜的,沒有什麼事情發生,而舉重若輕的吳邵剛,就算是面對天大的事情,也能夠想辦法應對,而且越是局勢不妙,吳邵剛越是顯得冷靜,絕不會表現出來焦慮。
“大人,是不是有什麼擔憂之事。。。”
郝經尚未說完,吳邵剛就開口了。
“郝先生,這些日子我一直都在思索一件事情,就是葉李和蕭規的這份奏摺。”
“大人,這份奏摺,屬下認為不需要操心,葉李和蕭規兩個讀書人,書生氣濃,其實什麼都不知道,他們一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