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9部分

副手,征伐成都府路,這樣的安排,被眾人認為是需要協調新附軍與蒙古鐵騎之間的關係,再說張柔也是驍勇善戰的。

大軍分為前軍和中軍,前軍由兩萬新附軍組成,副帥張柔兼任先鋒官,中軍則由副帥兀良合臺直接指揮,至於主帥爪都,負責的是全面的事宜。

由此可以看出,真正指揮此次作戰的,應該是副帥兀良合臺。

按照行軍計劃,大軍取道河東南路以及鳳翔府路,最終進入到利州西路的鳳州,接著行軍到興元府,與駐紮在興元府的大軍會和,會和之後,由大帥爪都做出決定,幾路大軍一同進攻成都府城,收復先前失去的諸多地方。

同時,大帥爪都還帶著忽必烈的敕書,敕書要求駐紮在雲南的蒙軍,服從爪都的調遣,參與到征伐成都府路的戰鬥之中。

從開平城出發,抵達成都府路的成都府城,距離近三千里地,行軍就要一個月以上的時間,若是遭遇到風雨的氣候,還會耽誤行軍的時間,五萬大軍要千里迢迢的趕路,還要保證能夠順利的投入到戰鬥之中,絕非簡單的事情。

張柔率領的前軍,主要職責有兩個,其一是在前方探路,保證大軍行軍的安全,其二就是負責偵查成都府路、利州東路、利州西路和成都府路的情形,也要看看劉元振失去了成都府城之後,究竟在做些什麼。

這也是先鋒部隊應該承擔的職責。

身經百戰且驍勇的張柔,明白其中意思,大軍出發的時候,他就派遣了無數的斥候,外出偵查,這些斥候有的負責偵查大軍前行道路上面的事宜,每天都稟報情況,看看行軍途中是不是會遇見什麼意外的情況,有的則是負責偵查更遠地方的情報,有的斥候前往利州東路、利州西路和成都府路,看看那裡的情況如何了。

在行軍的過程之中,張柔還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沿途徵集糧草,供應前軍和中軍。

張柔辦理的這件事情得到了爪都和兀良合臺的讚許。

蒙軍行軍與宋軍不一樣,宋軍每次出征,都必須攜帶大量的糧草,保證大軍長時間的供給,而蒙軍則不一樣,不會攜帶過多的糧草,免得耽誤了大軍的行程,很多需要的糧草,都是在行軍過程之中徵集,或者是在攻城拔寨之後取得的。

蒙古部落是遊牧民族,他們居無定所,不會有大量的錢財物資,家中也不會有太多的存糧,很多時候都是遊牧到一個地方,就地取材的,這種遊牧的風格,沿襲到了軍中,蒙古鐵騎作戰,從來不攜帶過多的糧草,他們行進的速度非常之快,多半時候都是打敗對手之後,劫掠到錢財物資,保證自身供給的。

隨著蒙軍規模的擴大,隨著蒙古大汗有了一統天下的決心,特別是大量的新附軍加入其中之後,這樣的情形得到了一些改變,蒙古鐵騎作戰,也注意攜帶糧草了。

新附軍習慣於準備部分的糧草,每次出征攜帶的糧草,至少保證大軍半個月以上的供給,接下來才會想到就地徵集糧草的事宜,而隨著蒙軍征伐的規模越來越大,蒙古高層也認識到準備糧草的重要性,儘管說有些時候因為準備糧草的事宜,可能耽誤大軍的行程,但糧草就是保證,能夠讓大軍毫無顧忌的投入到作戰之中,而且蒙軍作戰的對手,也有異常強悍的,這就不能夠保證讓蒙軍在短時間之內獲取到大量的糧草。

現如今的蒙古鐵騎,正在吸收有利於自身的優點,讓自身更加的強大,而他們的大汗忽必烈,更是如此,效仿大宋,成立了諸多的機構,用以貫徹自身的思想。

張柔做的非常盡心盡力,他很清楚,若是得到了大帥爪都以及副帥兀良合臺的賞識,那麼戰鬥結束之後,他本人就能夠得到更多的賞賜。

前軍行軍的速度很快,中軍更是不用說,算起來平均每日行軍的路程,都超過了百里,這對於尚有大量步卒的新附軍來說,絕非容易做到的事情。

張柔做到了,而且還沿途徵集了不少的糧草。

這也難怪爪都和兀良合臺對張柔另眼相看了。

八月十五,中秋節,大軍抵達了利州西路所轄的鳳州。

行軍時間二十四天,行程超過兩千兩百里地,幾乎每天都是保持百里行軍的速度,這對於蒙古鐵騎來說不算什麼,可對於新附軍和宋軍,都是極大的挑戰。

鳳州州城,州衙,廂房。

爪都和兀良合臺都是臉色鐵青,張柔站在另外一邊,低著頭沒有說話。

大軍已經在鳳州州城耽誤了足足一天的時間。

爪都與兀良合臺已經交談了好一會,他們用的是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