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6部分

看眾人,慢慢的開口了。

“四爺作為使者,代表朝廷去談判,大局還是能夠把握的,否則賈似道不可能讓四爺成為使者,儘管四爺在信函裡面說了,賈似道不同意讓他成為使者,可我斷定,不要多長的時間,賈似道就會讓四爺代表朝廷出使了。”

“我們需要考慮的事宜,就是在蒙古韃子圍攻襄陽府城、劫掠荊湖南路等地的時候,是不是擺出進攻河南路的架勢,如此也能夠聲援襄陽方面,我們若是什麼都不做,的確是說不過去的,如此關鍵的時刻,儘管沒有皇上的聖旨和朝廷的敕書,可滿朝的大人,肯定都是看著我們的,看我們會有什麼樣的動作。”

“我們面臨的困難的確很大,這一點毋庸置疑,不過如此關鍵的時刻,我們必須克服眼前的困難,還有一點,我們擺出進攻河南路的架勢,也能夠試探忽必烈與蒙古朝廷的態度,看看他們究竟如何的應對。”

。。。

朝廷與賈似道可謂是到了黔驢技窮的地步,想不到什麼好的辦法應對了,吳邵剛看透了這一點,河蚌相爭,漁翁得利,吳邵剛已經是那個漁翁,只是做漁翁的同時,也要有所動作,這樣才不至於遭到太多的譴責,要知道如此關鍵的時刻,人心也是很重要的,若是因為保全自身的實力,完全失去了人心,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未完待續。)

第三百七十九章 老家來信

吳邵剛得到情報署確切的訊息,四爺已經被任命為正四品的中書省中書舍人,代表朝廷前往襄陽,與蒙古大軍統帥合丹親王談判,因為四爺代表朝廷前往襄陽的事宜沒有洩漏出去,導致朝中人都羨慕四爺,沒有什麼功名、不過是行會的負責人,就能夠一躍成為朝中正四品的官員,還不是因為是賈似道的幕僚,得到了賈似道的賞識。

與此同時,吳邵剛收到了父親吳啟明的信函。

吳啟明不願意繼續留在廬州了,期望能夠舉家搬遷到四川的成都,而且隨行搬遷的還不僅僅是吳啟明等人,包括吳氏家族的不少人,留在廬州的吳氏家族的人不是很多,僅僅是為了能夠守住祖宗的財產。

蒙古韃子圍攻襄陽府城、進犯荊湖南路的事宜,早就傳到了兩淮,而且兩淮也遭遇過蒙古韃子的劫掠,一度造成千裡無人員的局面,廬州府城和建康府城等地,已經不是很安全了。

這個時候,吳啟明要求到四川成都,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考慮到了家族的安全。

信函之中,吳啟明的要求很是明確,家中的護衛已經足有一路上保衛,只是吳邵剛需要在成都府城內安排府邸,免得來到成都之後沒有地方居住。

故土難離,吳啟明居然想著主動離開,由此可見,京西南路、荊湖南路以及兩淮等地,已經陷入到惶惶不可終日的地步。

吳啟明的信函來的有些突然,先前沒有任何的徵兆,這讓吳邵剛有些為難和惱火。

吳邵剛不是沒有考慮過這方面的事宜,只是他認為兩淮暫時還是安全的,忽必烈以及蒙古朝廷主要進攻的地方不是兩淮,而且拿下了襄陽府城之後,也不會繼續朝著兩淮進攻,相反可能調準矛頭,對準四川方向。

但這是情報署分析出來的情報,是透過大量的渠道以及長時間分析得出的結果,絕不能夠洩漏出去,否則忽必烈與蒙古朝廷就會懷疑,就會改變諸多的策略。

吳邵剛不能夠洩漏這方面的事宜,也就無從勸阻父親吳啟明不搬遷到成都府城。

其實吳氏家族搬遷到成都府城,也不是壞事情,畢竟辛辛苦苦的拼搏,很大程度上面就是為了家人,若是家人處於危險之中,那就說不過去了,而且吳氏家族很有可能面臨兩個方面的危險,一方面來自於蒙古大軍,一方面來自於大宋朝廷。

吳邵剛將此事交給了曹文剛去處理,話語說的很是明確,那就是在成都府城內找到合適的府邸,用市場的價格將府邸買過來,絕不要強行的徵收,而耗費的錢財,都是吳邵剛私人拿出來的錢財。

李庭芝對於吳邵剛的做法是很贊同的,他也贊同吳氏家族搬遷到成都府城來,畢竟兩淮制置使呂文德對於吳氏家族一直都是虎視眈眈的,自從他離開兩淮之後,特別是辭去吏部尚書職位之後,吳氏家族在廬州地方上的影響力是大打折扣的,若不是吳邵剛在四川異軍突起,有著不一般的力量,說不定吳氏家族已經遭遇到呂文德的算計。

曹文剛負責此事之後,本以為簡單,不過真正操作起來,才感覺到不容易。

搬遷到成都府城來的,畢竟是吳氏家族,需要的地方是不小的,想著在成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