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當指明瞭方向以後,那些對此有興趣的學生還有科技處的成員拼了命的研究起來,酸、鹼可以產生電,銅線纏出來的電機再加上磁鐵也可以產生電,電流很微弱,但是電終於出來了。
電線,一根銅絲裹上橡膠皮就成了,製作簡單而有效,就是純膠的電線容易爆皮,不過在銅絲的外圍蒙上一層麻布,再浸上膠液,這個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431 遠端通訊保障
雖然那些學生們已經很努力了,可是在底蘊上,還是無法與科技處那些老牌研究員們相比,他們仍然落後了,他們弄出了手搖發電機,但是發報機卻沒有弄出來。
科技處弄出酸鹼電池,使用電磁鐵可以透過銅線進行遠距離傳送點選訊號,利用訊號的間隔進行編譯,達到快速、遠距離傳送訊息的目地。
但是這種化學電池的壽命有限,而且還是一次性的,成本太高了,但是配上學生們研究出來的手搖發電機就完美了。
遠端通訊的問題終於解決了,丁君霍大樂,對那些學生還有科技處的成員都進行了表彰,只不過沒有誰稀罕這個,因為這種遠端通訊問題的解決,會讓他們這些參與者都在科技志上大書一筆,將名字列入其中,這才是對他們來說,最大的好處。
學生們的手搖發電機參與者十人,十個人都將成為科技志當中的記錄的人選,一時之間,讓大學的學生們為之振奮。
雖然現在的發報機還很簡單簡陋,但是卻實實在在的具有了遠端通訊的能力,只是需要有線傳送,這一點才是最麻煩了,從浮雲架設一條通向海口或是池唐的電報線路也是一筆極大的消耗。
而且萬一哪個地方斷線了就是麻煩事,因為通道處都不在浮雲的真正控制之內,但是為今之計也只能使用這種高成本的方式了,除非等無線發報機弄出來。
不過現在有線都弄出來,無線的還遠嗎?還對付著用吧。
第一個電線廠被建了起來,生產大量的銅線,現在浮雲城的銅一部分是使用現在的銀幣進行銅元的兌換取得,還有一部分是從其它國家進口,最主要的大頭是往來的海上船隊從南洋獲得。
南洋礦產豐富,鐵礦銅礦的含量都很多,在南洋,修建了大量簡單的煉礦廠,將礦石進行粗煉提純,將銅、鐵再裝船運回浮雲。
浮雲的銅很充足,現在浮雲的工業還沒有涉及到電,只是蒸汽時代,距離電氣時代還有很遠的距離,所以銅在工業上的應用並不像電氣時代那麼多。
大量的銅被送進了電線廠,拉成細絲,為了保證銅線的質量,使用三根銅絲進行絞合然後再蒙橡膠,質量絕對過硬,而拉力也很強。
為了保證線路便於檢修,這些線路都不是地下線路,而是走的明線,地下線路固然夠安全,可是一旦出現了問題,檢修起來更加吃力,所以只能走明線,幸好,現在與楚國並不存在太大的矛盾。
一根根大腿般粗的電線杆立了起來,兩根線電從電線杆上穿過,而且保證線路的安全,還使用的大量的鋼絲繩進行牽拉,而且還需要設立人數不少的巡檢人員才行。
巡檢人員透過便攜的小號手搖發電機和簡易電報機,可以利用每隔一百米就有一根電線杆上裸出來的線頭進行併入發報,確認線路的通暢。
而且在距離最近的村莊,都付費有一定數量的電線,用來就地取用,檢修線路,海口與浮雲終於通了電報,可以用來傳遞訊息,還有政務廳與分廳之間的聯絡,一下子就方便了不少。
只是缺點明顯,一旦與楚國的關係緊張,他們的電報線路是最容易破壞的,但是浮雲城可不是好惹的,若是楚國敢打主意的話,他們的部隊還有重灌備可以透過三大工程用最快的速度登陸楚國邊境沿線,達到軍事目的。
當電報線路通暢以後,政務廳聯合軍事部舉行了一次軍事演習,由浮雲城派出一個重灌團,一個內河巡查營,演習是快速支援,假設海口發生了危險,浮雲城的重灌團用公路和鐵路達到最快速度支援海口。
其實這次演習是給楚國看的,一輛鐵路炮車快速啟動,三百毫米口徑的大炮炮口指向天空,在鐵路上快速的飛馳著,在公路上,數十輛軍隊拖著各種型號的火炮緊急行動,用最快的速度向海口趕去。
火車執行是最快的,要十二個小時才能趕到海口,但是在演習之下,鐵路炮車只用了不到八個小時就趕到了海口,而公路上奔行的部隊也不過才用了十二個小時而已,而內沿巡查營的輪船在十三個小時的時候到達了海口,船上的火炮也進入了做戰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