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怎麼這麼快,就放榜了?”
這可是我一直,都沒想明白的問題。
大哥輕笑道:“昆明那邊都盛傳我們這方有狼患,放榜當日,山長的同窗澎大人,聽說我們獨自騎馬趕回來,他就讓我們等一天,二十三一早跟分別到各州、府、廳、縣送官文的官差同行,他是山長的同窗,這盛情難卻。。。。。。”
聽到狼患,我心裡顫了一下,捏了捏手指,壓下了心裡的複雜情緒,看向頓了一下的二哥。
他難得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頭,才笑道:“呵呵,我這不是中舉了嘛,浩甯浩文也中了秀才,按律,都得親自到直屬的縣衙備案,經同行來送公文的汪大叔一提醒,我們就跟著他到了咱們廳衙去了結果被餘老爺留了晚飯,今天一早才是趕了回來。”
聽到這,我倒是明白了,那餘土司老爺,一見這劉家三兄弟,一人中舉,兩人是秀才,後邊的事就好解釋了。
可,這秋試放榜雜這麼早?
還不等我再問,大哥就催道:“浩宇快說放榜的事,雜這麼早?我們從中秋過後,就一直盼著你們回來呢。”
“考完當天,就要回來的,浩寧那急性子。早早就把馬都買好了。”二哥很是無奈的,往床上掃了一眼。
回頭輕笑道:“山長當時也同意,讓我們回來呆上半月的。結果山長的同窗好友馮大人提醒。說今年京城來的主考官蔡大人,是出了名的急驚風,參考的人也不足300,放榜用不上幾天。結果,八月二十二就真放榜了,。”
“不足300?”一個雲南省啊,我的天!那這中獎機率。一定很高。
大哥也驚問道:“那咱們雲南這頭,舉人取了多少名?”
“30。”二哥簡短的報了數。彷彿看出我與大哥的心思,笑道:“按律,中舉人數,最多是不能超過十分之一的。”
“噗~”
我一下子笑了出來。正常的古人。應該會說“不能超過一成”才對,二哥卻這麼自然的說出了“十分之一”這個詞。
見兩人被我笑得一愣,我笑打個哈哈道:“沒想到參加秋試的人這麼少,早前我們都在家裡猜測,還以為至少也是上千人呢。”
秀才考舉人,應該算得是高考了吧?跟現代比,不管是300還是上千,這兩個數字,跟現代時。雲南的高考人數一比,都弱爆了。
“聽山長講起,三年前。倒是有六百多人的,只是近兩年災荒更多,讓很多人,都無暇顧及參考了。”二哥說著時,語氣有些低落。
掃了他一眼,我倒也真再笑不出來。前世時。看到那些資料,誤導著我。讓我以為考試的人員至少上千,中舉的人至少也是百個左右。
看來,那許是歷史上最好看的資料而已。
放下心裡的感慨,我正色問道:“二哥這次考得怎麼樣?是要準備明年春進京參加春試嗎?”從聽奶奶說,二哥這次是以第三名的成績中舉後,我心裡就擔心著這個問題,卻不得空問。
二哥不足15的年紀,如果幸得中了進士,雖是好事,但怕也有些太招搖了。
他愣了一下,看著我正色道:“山長讓我去,而我也真想去試試。”
不等我說話,他就正色道:“我心裡有數的,就算中了,也不會太招搖。”說著,換了一臉輕笑道:“這次參考,我並沒有太盡全力,所以我也有些信心,許是能在明年春試時中個進士,或是再不濟此,也中個同進士回來。”
“浩宇有些什麼打算,就跟我們說一說吧。”大哥也開了口。
二哥很是認真的道:“雖年紀太輕為官並非好事,但我真的很想早幾年,也能像芽兒一樣,能對家裡出些力,也為如今天下因這頻發的天災,而過得苦難的百姓做些事。”
看說完,看了我與大哥一眼,很是慎重的道:“如果這次能中,我想成為一名地方上的農官。我已經跟山長說好,他也是同意的,說會去請澎大人幫忙,保舉我回到雲南任職,雖不能回戶籍所在的本府城或是縣廳,但總算能就近照應一下家裡。”
做農官?聽到這句時,我已經有些暈菜了。但看二哥的表情,我知道這是他最大的心願和理想。向來平淡的二哥,有了理想,我更是應該支援他的。
“二哥,你想過沒有,餘大土司也是一廳的父母官,種植方面的事,今天過後,他那邊怕是。。。。。。”
早前,我還巴不得求著,讓他推薦種植呢,如今,卻是有些後悔了。二哥要當農官,推廣新種植法,絕對是在官場裡立足的最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