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中發呆的燕兒,今天得去通知一些人家摘柿果了,還得順便在鎮口壇罐廠訂幾十個醃製脆柿的大罈子。
跟爺爺說明了一下之後的去向,爺爺反常的沒有細問太多,只邊說“知道了,你們自己要小心,路上別貪玩”,邊從櫃檯後遞給燕兒裝著2560文錢的包袱,之後就又開始心事重重的抽起煙了。
拉著想說什麼的燕兒出了鋪子,兩點來鐘的街上雖然依舊熱鬧。可是卻沒有了狂街的心情,直直的就往集市口走了去。
鎮子口的壇罐窯廠離路不遠,就在停車那壩子的對面。
壇廠的湯老闆雖然不認識我卻是認識燕兒的,他在院中一見到我們進了院門就熱情的招呼起來。在聽說我們不是來玩而是要買罈子時,雖然有瞬間的愣神,但隨後更是熱情萬分的介紹和詢問起來。
這四十出頭的湯老闆邊介紹邊帶我們在堆滿了罈罈罐罐的院中轉看,轉完一圈下來,終是找到了合意的一堆罈子。
罈子很普通,就是家裡做鹽菌和奶奶醃鹹菜的那種,也是四川泡泡菜的那種罈子,只不過比家裡目前用的還要大得多,估計能裝五十斤左右的柿子了。
目測了下這堆可能有四五十個的罈子,我轉頭笑指著那堆罈子對湯老闆道:“湯伯伯。這罈子有四十隻麼,我想要四十來只,如果少些也沒關係,不知道是怎麼賣的呢?”
他看了看我手指的方向,指著旁邊同樣的地方不太確定的道:“這些嗎?這樣的罈子有58個呢。可這不是你們家平時買的那種,以前你家大人可都是買旁邊那些小的喔。”說完看我確定是要買這些後又道:“這號罈子要大些,所以賣的是15文,你家這些年買得多,所以那小號賣10文的,賣給你們家是9文,你要真買這大號的。那伯伯給你算14文怎麼樣?”
聽他這麼一說,我沒意見的點點頭道:“嗯,謝謝湯伯伯了,我要四十個,明天一早來拉行嗎?”
。。。。。。。。
最後謝絕了湯老闆給送貨上門的提議,跟他說好明天一早家裡來車拉貨。在準備付訂金時,他竟然連一文的訂金也沒收我們的就答應下來,還笑著把我們送出了門外。
其實以前也大多是湯老闆派工人給送貨上門的,但今天去通知了小草幾家摘柿子,明天家裡一定熱鬧非常。為了少節外生枝,還是自己來拉罈子回去的好。
邊跟燕兒解釋完為什麼沒讓送貨,邊跟她商量細數著得先通知哪些人家。
正幫忙除草的小草一家
王奶奶一家三人都還在幫忙家裡拔麥草,和大伯兩家的所有地最多明天就能拔完,緊接著就得打蠶豆苗的尖子,但這晚上兩三天也是無事,先摘柿子多爭點錢要緊。
也在家中幫忙的王子方爺爺
前幾天一直吃藥,這幾天身體也康復了,雖然他年紀有些大了,但摘柿子應該難不到他的。雖說比不上年輕人,但他一天摘上一兩百斤應該沒問題的,可比他在地裡幫忙除草的工錢強多了,但到時也得問下他的意思。
永紅哥家
雖然這些年他家也跟著我們改變了種植方法,又是套種又是賣菜,每年也採不少菌賣給我們家,但因為普爺爺年紀越大身體越差,藥錢花銷也就越來越多了。這幾年永紅永忠哥倆最終沒能上學,如今識得的一些字都是哥哥們在家裡不忙時抽空教給兩人的。再來永紅哥明年就要成親了,再用不了幾年永忠哥也得成親,可他家裡還是原來那些房屋,我都著急。
村長家
這幾年也是跟著家裡改良了一些種植,條件比起從前更是不錯,可是他家也得先通知。先不說周嬸跟娘如何要好了,就說村長跟爺爺的交情,他家大兒子黃大伯這幾年對哥哥們的幫助照顧。。。。。。各種人情關係在內,是必須要先通知的。
三太爺家
這是除了大爺爺家外最親的親戚了,而他家條件也並不算太好。每年三太爺壽辰時我們家是會去的,而爺爺這些年過壽三太爺一家也都會來,三太爺的曾孫大山毛洪興去年時也去了鎮上的學館唸書。
這些年他家條件慢慢好了些,偶爾哪年殺個豬也會請我們去做客。但他家也有些太小意了,每年家裡殺豬爺爺都會親自去請客,可是如果他家當年不殺豬,那他家就不會來家裡吃殺豬飯,真是讓人有些糾結的習俗。。。。。。
“嗯,小姐說的哪些還真都是得通知一下的,但是。。。但是浩江少爺他們是不是也得通知一下啊?可是我好怕那個老變。。額,那個老太太。。。。她。。。她好凶。”燕兒聽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