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可能會有些擔心柿餅做得太多了,柿餅我是絕對不愁多的,再多也能銷得掉。可是目前更大的難題在眼前,一是每天收到柿子的量太多了;二是按這量10個人削有些難度;三是1萬多斤柿子要曬成柿餅需要近200個竹蓆;四是晾曬時還得佔用很大片地方,如今家裡連菜地邊都擺了很多了;五是家裡到時捏柿子的人手可能有些緊張。
我在心中也努力分析著解決的辦法:要是能控制每天收柿子的數量顯然是最好的,可這柿子是山上野生的,現在又能賣上好價錢,想要控制住村民每天摘柿子的數量是行不通的,只有想其它辦法。
削柿子皮的人工是最好解決的問題,明天只要再請些人就行了,削皮一天就能領到兩三百文的工錢,而柿子將會越來越難摘,相信到了明天很多人都會眼熱這份工作的。
按照今天工人們的速度,從早上8點過開始到下午6點,每人可以削500斤左右,明天至少得增加到20名削皮工人。
竹蓆這事雖然傷腦筋但應該也不難辦,今天借了附近十幾戶村民家的來用,明天通知村中的老人們都編些竹蓆來賣,2~3文一個可是很划算的,年紀大都呆在家裡的老人們應該願意。
明天同時再直接跟村民們收些舊竹蓆,那東西曬完了菊花,現在對村民們也沒多大用處了,但每個村民家中因為現在年年都曬菊花,所以一家大概都有那麼幾十個,現在賣了,明年要用前每家再編些就行,收竹蓆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明天壇子也還得再拉些,光拉十來個是不行了。(。pnxs。 ;平南文學網)至少還得再拉回80來個。脆柿三天能做成,每天還是做上40來壇2千多斤脆柿,這樣120個罈子就可輪流著用。如果脆柿的行情好,到時再多買些罈子增加量就行。只是不知道罈子廠還有沒有這麼多存貨。
捏柿餅的人手最近兩三天到是不用急,等幾天後可以第一次捏製的時候,叫來舅母們幫忙就行。
至於晾曬柿餅需要的地方。。。。。。看了看因為我的沉默而開始焦急討論起來的大家,在看到大伯時我一下子醒悟過來,咧嘴笑道:“嘿嘿,大伯,剛才我想了下解決的辦法,但要想有晾曬柿餅的地方可就得全看你的了。”
“什麼?”被點名的大伯有些不解的問了一句,一愣後道:“芽兒是想把柿子曬到我家這來?這不太合適吧,這人多嘴雜的。”說完很是不贊成的皺著眉。
看了看大家都有些皺眉的表示不贊成。我笑道:“不是啊,大伯不是很會做木工麼?爹和曉晨哥也多少跟你學了些不是,明天開始你們三人的任務就是做曬柿餅的好幾層那種木架子,到時把竹蓆都擺在架子上曬不就省好幾倍的地方了?”
邊比劃著說完後,邊細細給大家講起了那木架子的結構。這靈感還是來源於養蠶呢,上輩子時我們家可是養過蠶的。在蠶房中,那些裝著蠶寶寶的蠶簸箕可不就是放在一層層的木架上嘛。
大家聽完這木架的主意都很是贊同,隨後又跟大家講了對另外幾個問題看法。一家人就這麼圍坐在點了幾個火把當燈的院邊,進行了細緻的討論。
一番討論過後,總算是把事情都理清了:明天各人還是照今天的分工來進行,只是爹和大伯他們明天拉回罈子後。大伯將帶著爹和曉晨哥開始做1。5米高能曬6層竹蓆的木架。收舊竹蓆的價格也訂在了2文1個,收老人們新編的竹蓆3文1個,小草爹那到時也給他把價格漲成一樣。
至於舅母們幫忙的事也因為活計實在太多而提前定在了明天,把她們的工錢定成200文1天。
雖然趕不上來幫忙削柿餅的工人,但削柿皮的工作等前頭這幾天近處的柿子一摘完,也天也就沒多少柿子給她們削了。而這工錢也比碼頭搬東西的苦力高了三四倍,舅母們應該也會很開心的。
一家人商量完,立即忙著開始搬運最後削這批幾十筐柿果回家晾曬。奶奶邊幫忙邊笑罵道:“芽兒這丫頭,開始還以為不就幾個野柿果,也同意讓幾個孩子鬧著玩。讓他們掙幾個零花錢,結果你們大家看看,竟讓他們整出這麼大動靜,搞得一家子忙亂成這個樣子。呵呵。。。。。。”
奶奶一開這話頭,其它幾個大人也笑罵著議論起來,爺爺邊裝車邊看了看大伯,又看著大伯孃問道:“老大家的,你真不叫你家大嫂來幫忙?敏誠剛才雖然推了讓你孃家大嫂來幫忙捏這柿餅,可你是不是也是這意思?一家人有什麼話都直說,可別有什麼藏在心裡。”
大家聽爺爺這話,都邊忙邊立著耳朵聽了起來,而我也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