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非常在意嫡系。
不僅是嫡子,不僅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而是所有的嫡系。做管事的,如果是嫡系出身,就會被她高看一眼,做丫頭的,如果是嫡系出身,就更容易出頭。這說起來有些可笑,一般下人也不太可能娶幾個老婆,都是一個正妻。可有那做過幾代的,有些錢的,可能就會多個妾。於是這也造成了,還真有少數丫頭是庶出的,而一般這樣的丫頭連二等都混不上。
這也就罷了,南安王府的管事、管家以及外面的掌櫃,在府裡是下人,到了外面過的也很滋潤,還真有不少納妾的。南安王妃對納妾沒什麼反應,可要有哪個特別疼寵小妾的,甚至抬舉妾生子的,那就等著吧,以後都不用想再高升了。這些南安王妃做的很隱蔽,但滿府的下人除了幹活,就是揣摩上面的幾個主子,南安王妃又是重中之重,府裡的下人可不要好好研究,仔細分析了?
一件事兩件事也許不顯,一年兩年也許看不出來。但一二十件事,一二十年……總是會有聰明人的。而思煙、段媽子幾人這段時間閒著沒事,就是與府裡的人說家常拉關係。
在南安王府裡,大多人當然還是想著攀附南安王妃,可也有那明知攀附不上的,就會起別的心思。早年朱抵只是一個紈絝,沒什麼能耐的時候會動這個心思的人還不多——就算真挨近了,大多也會被教育一番,然後身在曹營心在漢。可現在不同了,朱抵的未來非常可期,而且大公子那裡……
雖然大少奶奶這次孕期順利,可誰知道最終會怎麼樣呢?說句不好聽的,多的是生小孩時出問題的,就算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生下來,也不一定就是男嬰啊。而如果這一胎不是男孩,以後大少爺還有可能有孩子嗎?而如果他沒有自己的兒子,這王爺的位子又會落到誰身上?
當然,說明目張膽的背叛南安王妃,或者說通安姐這邊的人拉幫結派還沒有人有這個膽子,但說說家常,把自己知道的表露一二,也不是什麼費力氣的事情,更何況這位二夫人雖然門楣低了些,出手可不小氣,不說別的,每次來她這邊,就沒有空手的!而有的家常說的她高興了,很快也會有好東西賞下來。
不見得就是金銀,但也許是一塊好料子,也許是一塊好墨,這些東西看起來他們自己用不上,但他們的孩子、家人總是能用上的。比如那個得了墨的,就是有一個小兒子在外面讀書。總之,二夫人未來光明,給的東西又好,大家也就樂意結這個善緣。所以安姐雖然幾乎天天老老實實的呆在自己的院子裡,可論到對府中的瞭解,恐怕比朱二還要多些。也因此,現在安姐是誠心誠意的希望南安王妃得償所願,她知道朱抵對南安王的位置是沒多少期待的,這人雖然看起來各種不著調,心中卻有幾分高傲,又取得了現在的成績,正一門心思憋著氣,要自己闖出一片天地呢。
至於她自己,對王妃這個稱號更沒有多少感覺。自從穿過來,她的目標就是吃好喝好生活好,她覺得現在她已經基本完成了這個目標,沒必要再給自己過不去。
當然,不是說她對南安王妃就毫無芥蒂了,再怎麼說南安王妃也在她身體上打過主意,若不是靜姐多心,不知道是什麼後果呢。但報仇這事,一要看實力,二要看機會。
現在她和南安王妃的實力完全不對等,真要做了什麼,萬一被揪出來,那就是自己找死。當然,要是以後有機會,她也會投桃報李的。
同理,要是王氏生下的是個女孩,或者有別的什麼意外,那剩下的兩次,她也就真的要不要臉了。不過就算這樣,她在高老爺楊氏都不在的情況下,接二連三的回高家也不是太合適,因此在第二天早上去向南安王妃請安的時候,就帶著憂愁,隱隱的透露出高家有些不好的感覺,她也沒有說怎麼不好,只是表示自己不太放心,想這幾天多往高家跑跑。南安王妃倒沒在這事上卡她,當下就點了頭:“你父親不在,你家老太太又在京中,你是要多跑跑,有什麼需要儘管開口,千萬不要外道了。”
安姐做出一幅感激狀,連連應是。待她走後,南安王妃在位子上坐了片刻,然後冷哼一聲,起身向裡屋走去,而一走進裡屋,她就忍不住了:“這麼蹩腳的藉口,也真虧她說的出口。要不就說庶出的不成呢,天生就帶有一股子小家子氣。怎麼著,我還能吃了她?”
正幫她換衣服的衣青手一頓,然後當做沒聽到的繼續先前的動作,只是心中充滿了憂慮。大少奶奶的產期越來越近,而王妃,也越來越異樣了,這樣的話王妃過去是絕說不出口的。就算說了,也絕不是這種語氣,她會以一種調侃的,彷彿看笑話的態度來說。而不管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