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一脈相承的。對此不是所有的文官沒有意見,但大多數文官都覺得這樣不錯,他們負責大方向,而下面雞毛蒜皮的瑣碎之事則有他人代勞。
所以到最後,以□□的權勢,也只是推行了逐代而降和千戶封頂這兩個措施。以封千戶為例,他爹是千戶,他繼承的時候就是百戶,不過因為他知兵能幹,熬了十多年也成了千戶。下面他的兒子也還是要從百戶做起,要想直接繼承千戶,則需要他立下足夠的功勳,並且這些功勞不用來升職。
當然,這只是地方上的措施,像朱抵這樣的邊軍又另有一套升遷繼承之法。而以太、祖的脾性,雖然他退讓了,但武官想要把職位完整的傳下來,也要立下大筆的功勳,所以封千戶才有這麼一說。
“封兄太客氣了,我看以封兄之才當更進一步。”
他這麼連連相捧,那封千戶就算不善言辭,也知道要回敬,而且他也是真的佩服朱抵,當下就認真道:“將軍才是少年英才,如此年紀已位居四品,將來就是廖大人的位置,也不是不能想的。”
他們在這邊你捧我一句,我贊你一聲,旁邊那個常州的統領看著沒趣,心說你們兩個倒真是心心相惜了。眼見兩人都不是怎麼想搭理自己,有心離開,但又有些捨不得,只有在旁邊乾笑著陪坐。
他們在這邊說話的功夫,壽王那邊則在組織撤退。倒不是怕朱抵等人再出現,壽王現在正憋著一股子氣,朱抵等人要是敢跳出來,他是一定要迎頭痛擊的。他們現在之所以慌忙撤退,一是糧庫被燒了大半,二來還是擔心即將出現的大軍。
其實一退下來,壽王上下很快就知道,朝廷大軍還沒有到,現在出現的還只是幾個跳樑小醜。可就像早先一個手下說的,士氣已敗,再要攻城卻是不行了。當然,休息兩天也不是不能再組織一場,可眼見前鋒都到了,大軍想來也不遠了。最主要的是,全軍上下,除了壽王,大多將領都沒有再攻城的意願。壽王雖覺得這些手下不堪使用不夠忠心,此時也無可奈何。
從江寧回上海,最好走的還是水路,不僅快捷,還安全。但他們這些人卻不可能全坐船,也沒這麼多船隻。所以最後定下的就是壽王的中軍、舟山的隊伍,以及大量軍需走船,剩下的人走6地。不過壽王倒也不算拋棄手下,他把李千牛留下押後了。李千牛的隊伍這次並沒有少多少人,卻傷了很多,大多還是燒傷,看起來極為可怖,他本想讓這些傷病跟著船走的,但他這次犯了這麼嚴重的錯誤,壽王沒有將他就地免職,已是法外開恩,更別說再聽他什麼請求了。
李千牛知道自己現在已不入壽王的眼,雖然他覺得委屈——一身的力量沒用出來,莫名其妙的就敗了。可打仗就是這麼回事,你不能怪對方狡猾。無奈之下,他只有自己安排人照顧士兵,想辦法湊牲口來拉那些傷勢嚴重不能行走的。
像李千牛這樣的,當然還要再耽擱幾天,但像壽王這樣沒什麼負擔的,第一時間就能開拔了。當江寧城頭上的人看到軍隊離去,先是一陣沉默,然後就是爆發似的歡呼——勝利了!他們勝利了!守住了!他們守住了這座城市!
張千戶揮著自己的刀亂吼,誰都不知道他在叫什麼。高老爺仰天大笑,這時候全然不顧形象。那邊還有士兵脫了褲子對著城下撒尿的,一時間人人都陷入了癲狂。
這種喜悅很快蔓延到了全城。有在那裡罵天的,有在那裡唸佛的,有互相抱著蹦跳的,然後,不知道是誰哭出了第一聲,很快的,全城上下一片哭聲。
他們勝利了,可是他們的親人也死了;
他們守住了,可是這城也被打廢了……
張千戶看著城頭的那些士兵,大多是熟悉而又陌生的。這些日子生死與共,哪怕他們烏漆墨黑,他也能認出他們。但在一個月前,他甚至沒有見過他們。他的那些兵呢?他親手帶出來的那些人呢?那些在他面前耍奸溜滑,又被他狠狠教訓的那些小子們呢?他曾說這些傢伙不堪大用,一個個都養成了少爺的……
高老爺站在城頭,痴痴的看著前方,那裡,現在已是一片焦土。大炮轟過,萬人敵炸過,流星箭飛過。撒過血,淌過油,早已看不出是什麼顏色了。但他還記得那一天,他的妻子女兒死在了那裡!就那麼眼睜睜的死在他面前,而他,什麼都不能做!
“心兒……二娘子……”他喃喃出聲,“我沒有辜負你們,我沒有辜負你們……”
他念叨著,心則越來越痛,最終嚎啕大哭。是的,他還有好幾個孩子,但他的第一個孩子死了!是的,他有很多女人,但他的妻子死了!那個開口叫阿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