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部分

是“寵妃”路線了。想到這個詞,安姐自己就是一囧,倒是坐在了餐桌上。

劉家花了大力氣,雖然菜式不多,卻道道精美,但在座的也就朱二公子吃的開心。秦氏夫婦同葉娘子是不說了,雖然朱抵表現的很親民,但他皇家子弟的身份對他們還是很有震懾作用的,坐在這裡更多的是一種感恩的態度。(。pnxs。 平南文學網)就是安姐,也因為心事太多,沒多少胃口。但朱抵卻不斷的往她碗裡夾菜:“妹妹別想太多了,船到橋頭自然直。該到哪一步就是哪一步了,最多妹妹在老家出嫁,我一定會親自來迎娶的。”

說著給安姐夾了塊料子雞,很肯定的說:“本將軍不會嫌路遠的。”

安姐被他弄的哭笑不得,心情倒是好了不少。雖然不能真的做到全都丟開,但她也知道自己現在在這裡愁思也沒什麼用,就轉而問起朱抵在大同的生活了,這正是朱抵最得意的,雖然平日兩人就有信件往來,畢竟紙上能寫的有限,他還有很多要大說特說的,當下就撿了自己覺得最有趣最風光的說了,比如他怎麼訓練兵士,怎麼購買武器——像萬人敵這樣的雖然理應是要發給他們的,但在他只是個百戶的時候是絕對分不到的,就算他現在成了將軍,能拿到的也有數。

這些事情安姐很有興趣,聽到最後心中一動,想要說什麼又閉上了嘴,倒是朱抵發現了開口道:“妹妹想要說什麼?”

“其實是沒什麼的,不過聽將軍的話,那萬人敵非常好用?”

朱抵點點頭:“若單論殺傷效果一般,但對敵人的驚擾很大,特別是馬匹。不過也就是在野戰裡,若是用來攻城,卻是遠遠不行的。”

安姐心說這還是威力不夠大,技術跟不上,否則真發展成現代那種大威力的手雷,也沒什麼不行。不過面上卻點點頭:“既如此,將軍為什麼不找匠人自己做?以將軍現在的場面應該也可以了吧。”

“此事我也想過,但這種東西消耗極大,主要是若手藝不精湛很容易出漏子,而一旦炸了,整個工坊都要受影響。也就是在太、祖時期,人人悍不畏死這才大面積的造出此物,現在卻是越來越難了……”說到這裡朱抵搖搖頭,因為立國之初的一些政策,大明倒不像宋朝那樣缺馬,但騎兵還是無法和蒙古相比。萬人敵是對付騎兵的一種很好的武器,可現在卻越來越少。其實萬人敵的製作工藝倒不復雜,若是趕著用,普通做鞭炮的匠人就能做出來,但這種萬人敵卻是不能攜帶的,特別是遠路行軍,到時候就不是炸敵人,而是炸自己了。

“我想耗費的問題將軍不是太擔心,既然將軍喜歡這種武器,想來其他的將軍也一樣。這些花費將來都可以從其他將軍那裡補來。”

朱抵一怔,安姐道:“我有一個法子,也不知道中不中用,不過將軍也許可以試試看:等量。”

“等量?”

“其實這說出來很簡單,就像我們平時點的炮竹。有的就容易響有的就不容易,有的乾脆就啞了。這裡面就牽扯到了放的藥的數量,多了不行少了不行,可總有不多不少的。將軍何不試驗出一種最合適的,然後定下規矩,以後就按照這個份量來做呢?”

她這一番話說的秦氏夫婦和葉娘子有些迷茫,朱抵則完全被驚住了。認真追究的話,中國人可能是最早開始研究化學的——煉丹。千百年來練出了很多副產品,其中就有火藥。但無論哪種化學現象國人都沒有認真鑽研下去,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份量。煉丹要煉到什麼時候才算夠火候?火藥要多少份量才是最有效的?這其中很多靠的是師父的經驗,這倒不完全是師父不願意教,而是其中細微的差別真的要有一定的經驗才能掌握。

這裡面有的是技術達不到,而有的卻是工具上的原因了。雖然秦始皇一早統一了度量衡,但大斗小鬥從官府到地方上都不一致,也沒辦法一樣,因為裡面牽扯著太多利潤。

本來安姐還不確定,但一聽朱抵的話就知道,與其說□□時期的人悍不畏死,不如說那位陛下以絕對的人望和威嚴定下了規矩,只可惜這個規矩隨著他的去世慢慢的煙消雲散,弄的就彷彿歷史開了倒車。

其實這種現象也不只是一例了,就比如他們一路而來的那些道路。據說早年也是修的很好,但這些年下來卻一個個不成樣子了,究其原因也不過是年久失修。

在路上安姐沒事的時候也想過為什麼會這樣。按照那位的本事,有些規矩是一定會定下的,可為什麼就是人走政息?她想了很多,比如監控水平不行,通訊不夠暢通。但最後想想這些都不夠全面,真要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