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妃的弟弟,比如頗受將來的戶部尚書衛弘的看中等。
臨金川門時,路過一座酒樓時,一名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一副長隨的打扮將賈環等人的車隊攔下來,“我家主人請賈孝廉與林姑娘入內一敘。”
賈環微微有些奇怪,控制緩步前行的黃馬,車隊緩緩的停下來。還沒開口問,攔路的男子說道:“我家主人是新任的金陵紀知府諱興生。”
張承劍看著翻身下馬賈環,驚奇的道:“子玉…”賈環與金陵知府紀興生有舊?
賈環苦笑一聲,解釋道:“家父和已故的林姑父與紀府尊有舊。”
金陵知府紀興生上任有些時日了。但賈環並沒有去拜訪他。林如海去世前給他留了三封書信。透過何元龍轉交給他。其中就有一封是給紀興生的。
但賈環深知人走茶涼的道理。至於,賈政和紀興生的交情,他作為晚輩,馬上就要離開金陵,沒事也沒有必要去拜訪紀興生。倒沒想到紀興生會在他離開的路上將他“截住”。
奴僕紛紛阻隔人群、道路。通知馬車中的黛玉。又前去與紀家的人交涉。
酒樓的二樓之中,一名年近四十的中年男子頗為不悅的看著賈家奴僕的反應,低聲道:“意態驕狂!”他貴為知府,輕車簡從的出來,都沒有封路,賈家的奴僕竟然敢封路。
他身邊的管家笑了笑,“老爺,我下去接著林姑娘。”(未完待續。。)
第三百九十章 秦淮水榭花開早(中)
酒樓外大街上阻隔的人群如同流水被攔截、堵塞,過了好一會兒才恢復通行。
此時,賈環已經在如意的協助下,從行李中拿出帶著小鎖的鐵盒子拿到林如海給紀興生的書信,帶著黛玉,紫鵑、襲人一起,在紀家管家的引領下,進入酒樓二樓。
賈環並不知道金陵知府紀興生對他的舉動的不滿。知道了,他一樣會做。他並非是一個張揚的性情。但是事關黛玉,他不會再冒任何的風險。
酒樓之中已經被清場。空蕩蕩的二樓,正中的八仙桌邊,坐著一名中年男子,身旁是一名梳著高髻的美麗少女。只看容貌就知道兩人是父女的關係。
少女穿著妍麗的棉襖。一雙明眸尤其的出眾。如果說她的美麗有十分,這雙嫵媚的眼眸要佔七分。
她的明眸掠過賈環,還有帶著帷帽遮住容顏的黛玉身上,微微撅嘴,輕哼了一聲。她對“擾民”、飛揚跋扈的賈環有些看不上。這種世家公子,她見得多了。她父親還曾想將她嫁給賈環,現在看來幸好這樁聯姻沒成。
紀興生時年三十九歲,此時官至正三品的金陵知府。他是前朝宰輔大臣紀安成的幼子,有這樣的升官速度並不奇怪。這時,穿著一身深藍色的文士便服,頭戴唐巾,。看著普通,又誰有知道,這一位是大權在握的金陵知府呢?
紀興生目光審視的打量著賈環,不悅的道:“你就是賈環?我到金陵這些時日,你為何不來拜見我?賈存周與林如海沒有與你說起過我和他們的淵源嗎?”
賈環倒不會被紀興生的知府之威給壓住,他見過的高官多了去。躬身行禮,禮貌的答道:“父親與姑父都曾提及。小子禮數不周,還請紀叔父見諒。”說著,雙手奉上林如海留下的書信,“這是林姑父讓小子轉交的書信。”
賈環坦率的承認錯誤,倒是讓紀興生高看他一眼,再加上一聲“紀叔父”,臉色稍霽。
紀興生坐著,接過賈環手中的書信,並不拆封。這種轉交的書信,其實是照顧送信人的意思。都是閒話。轉交到女兒手中,感慨對黛玉道:“我與令尊乃是通家之好。昔年林探花文采風流,人物出眾,迎娶賈府千金。那時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往事在目,不意林兄壯年而逝,實在是天嫉英才。”
紀興生追憶著,語氣低沉、蕭索。他和林如海是一科的進士。俗稱的同年。私交極好。當日林如海與賈府千金賈敏的婚禮,他亦有參加。
提起父親,林黛玉禁不住悲從心起,忍不住低頭垂淚。過了片刻,抬頭看向賈環。
賈環沒想到紀興生與林如海交情這麼深。這種事,紀興生不可能騙他和黛玉。對黛玉輕輕的點頭。既然是通家之好,再帶著帷帽就不禮貌了。
黛玉摘下帷帽,露出精緻無瑕的玉容。嬌靨上淚痕兩行,如若梨花帶雨,神韻難畫,美麗無端。再拜行禮,“見過世叔。”
黛玉和賈環間的小動作瞞不過紀興生,他微微皺眉,想起金陵城中的某些傳言。等見到黛玉的面容後,微怔之後,仰天長嘆道:“賢侄女與令慈何其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