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部分

夜色籠罩著聞道書院。秦弘圖已經將訊息帶回來:潭柘寺借糧100石。這個訊息讓留在聞道書院的鄉民們、士子們歡欣鼓舞。

書院中心明倫堂西廂的偏廳中,山長張安博和六名講郎點起一隻蠟燭,聚在一起說笑、談論今天借糧事宜。

山長張安博笑著道:“有了糧食,書院的局勢就安穩了。真沒想到賈環小小年紀能有這樣的決心。他不提前知會我,大概是擔心我阻止他吧?但老夫又豈是食古不化之人!”

范文正公有言: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聞道書院六七百人自然不能坐以待斃,活活的餓死。要謀一條出路。他贊同以強硬的手段向潭柘寺借糧。當然,他不贊同殺人。人死則無,糧借有還。

葉講郎溫和的笑一笑,道:“不擺出破釜沉舟的架勢,潭柘寺的智塵老和尚未必肯鬆口。那老和尚滑溜的很。當然,等此次水災之後,還得好好感謝潭柘寺的大師們。”

又道:“可惜我那瓶上好的鵝頂紅大半給餵了狗。”

眾講郎都是莞爾一笑。

有人撫掌道:“你也算做了一件好事,免得那畜生入了酒肉和尚的口。”講郎們心中對潭柘寺一開始不肯借糧還是有怨氣的。

明明有儲備糧食,為何不肯賙濟一二?非得賈環帶著人逼上門,擺出不惜一戰的架勢,才肯拿出糧食。聞道書院難道還不起兩三百銀子的糧食錢?

今天全程跟著士子上山目睹全部經過的駱講郎疲倦的靠在椅子上,攆著短鬚笑。心裡的感受是:暢快、爽、值得。

其實,今天情況的兇險遠超在座諸位的想象。幸好,賈環成功了!否則,流血將不可避免。屆時,對錯將無從判定。只關乎生存二字。

現在嘛,自然是他們聞道書院佔著道理:兩家有舊,你潭柘寺有餘糧,為何不肯借出?而且書院是先禮後兵。山長手書先至借糧不成,第二天才“大軍壓境”。

明倫堂的大廳中,燈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