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頭,道:“行吧。我給你寫三封信。”叫薇薇的大丫鬟晴兒送來紙筆,在花園小亭中擺開的小案上,懸腕提筆。隨後,飄逸的柳體楷書,在書箋上呈現。
他要寫三封信。一封書信給葉先生,一封便籤給張四水,一封書籤給京城日報總編,劉國山。
君子六藝,其中就有聲樂。聞道書院的藏書館中,有大量的典籍。其中就有聲樂的書籍。賈府族學中同樣有一定量的藏書。石玉華可以去借閱。
江南最大的報紙,金陵簡報上,原來有蘇詩詩、林千薇帶起來的聲樂專欄版面,上面有樂理知識。而京城中的聲樂名家眾多,可在賈府的京城日報懸賞問答。
賈環一邊寫著書信,在一旁幫賈環磨墨的林千薇,嘴角的笑意滿滿的綻放,神情溫柔。細聲給賈環說著唱曲的事情:她很難再教石玉華的原因。
石玉華站在林千薇身邊,的俏臉上露出喜色。其實,她今天被拒絕的可能性很小。畢竟,她師父和賈環的感情很深厚。只是,沒想到會這麼容易,渠道這麼多。
賈環身姿挺拔,站在小案邊,落筆不停,聽著薇薇悅耳的聲音,即便心中有大事壓在心口,臉上還是很自然的流露出微微的笑容,道:“薇薇,聽你這麼說,說到底,石玉華在唱曲上的天賦、才情還是不如你啊!”
賈環對石玉華追求唱曲技藝,持贊成態度。他的價值觀,當然不會如古人,認為天下所有的女子,都要約束在相夫教子、三從四德的框架中。
做人,要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可做可不做的好事,要做。可做可不做的壞事,不要做。正所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嚴嵩就是壞事做多了,犯了眾怒。
所以,他願意幫石玉華。並不獨獨是薇薇說情的因素。而賈環做事情,自當是邏輯清晰,面面俱到。不會是很低端、簡單的在市面上購買書籍。
林千薇如同寶石般的美眸,注目著賈環,嬌嗔道:“賈郎哪有你這樣打擊人的?”伸手輕輕的撫著弟子披肩的秀髮,道:“青出藍而勝於藍。以玉華的努力,超過我只是時間問題。”
薇薇的身高175,名模一般的身材,明麗的容顏。而石玉華約168左右。薇薇這個撫發的動作,很自然、流暢。
有她和蘇詩詩一起教導玉華,天下第一名妓,絕代名伶,這種稱號,落在玉華頭上很正常:歌舞雙絕!
林千薇說著,美眸看著賈環,輕柔的笑道:“不過,我比玉華強的地方在於,我的眼光好!”
賈環放下毛筆,給薇薇說的輕笑。這狗糧撒得!
薇薇是看著他的眼睛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她選擇他,便是終身幸福。眼光好。這就是薇薇。她的感情,熾烈而真誠。性情直率。若是,寶姐姐,絕不會在小姑娘面前秀。
石玉華眼睫毛噗嗤一閃,心裡好笑,她知道她師父的性子,螓首輕點,贊同道:“嗯。賈探花的詩也寫的好。”
她雍治十六年夏來京城時,真有為師父復仇的想法。而此時,已經一年過去。公卿兌現舊盟。又為其表妹寫出一首悽美的浣溪沙。她對賈環的看法已然改變。
否則,以她的驕傲,今天絕不會親手給賈環奉茶。可以說他多情,不能說他無情!沒有投入真摯的感情,絕寫不出那樣絕美的詞作的!
賈環看石玉華一眼,微微一笑,道:“你們兩個文青啊!”薇薇是文青。喜歡詩詞,但寫不出來。而且,引用時常常詞不達意。而她的弟子,石玉華,非主流的去追求藝術境界,同樣如此。
微微沉吟,再道:“比如江南與北地不同。陝北的信天游與福建民歌不同。中原與西域、塞外胡曲不同。正所謂,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玉華你收羅書籍,還要在舞臺上,去蕪存菁。要知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石玉華對他而言是個路人甲。但給漂亮的路人甲誇讚,還是令他心情不錯。
石玉華斂裙行禮,清聲道:“謝三爺提醒。”心中一動。她對於京中的生活,已經感到厭倦。或許,她應該遊歷天下,追求唱曲的極境:集百家之長,成一家之言。
正說著話,蘇詩詩一襲白裙,帶著丫鬟,從花園外進來,婷婷嫋嫋。身姿蹁躚。她的舞蹈功底非常好。當世第一人。笑吟吟的道:“相公,前頭芸二爺有急事找你。後頭,姐姐派我來催你們去瀟湘館赴宴。”
賈環溫和的一笑。
二月十二,花神節,黛玉的生日。林妹妹年滿十五,即將十六歲。他的時間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