仵作上前,撒上石灰粉,將塞維爾的頭顱,供奉在祭案上。
賈環上前兩步,轉過身,環顧著在場的所有人:周軍甲士,寧遠國貴族等,近一萬人!朗聲道:“天道好還,匹夫無不報紙仇!鮮血當以鮮血來償還!
西域諸族,敢殺我大周百姓一人,本官必十倍報之。今日迎郭員外回,上祭天地而告知,下示諸胡族而明令。勿謂言之不預!”
“啊…”
人群外,一千名烏茲別克士卒人頭落地。包括當日參與殺害郭維的塞維爾的近衛二十多人。兌現賈環剛才的話!十倍之!
城門口,數名寧遠國的貴族已經面無人色。他們曾跟著逃到俱戰提的粟特富商阿里波夫和周人作對。以為周軍還遠。但是,現在,周軍已經殺入河中。
賈環輕輕的抿一抿嘴,聲音沉重的道:“開始祭祀!”
賈環上香後退到一旁,由柳逸塵代他主持祭祀。一個個的名流顯宦前來上香。香燭點燃,紙錢成灰,曲樂奏響,極盡哀思。
到此刻,賈環心中的愧疚之情,才算是稍稍減輕幾分。若非他想要知道撒馬爾罕城中玉華的訊息,郭維等人便不會送命!他等一等,到現在,再派信使往撒馬爾罕,回容易的多。
…
俱戰提。
出寧遠國400裡,便是河中的水陸要道俱戰提。九月下旬,這座交通樞紐城市處在戰後的餘波中。
方圓幾十裡內,五萬烏茲別克大軍和三萬粟特聯軍在此僵持數月,終究由欽古可汗得勝而告終。波斯帝國河中總督卡利米僅率數千人逃脫。
寒冬夜間時,城外的營地中篝火熊熊。十幾萬烏茲別克人載歌載舞。作為後勤的老弱、牛羊在欽古可汗得勝後自拓析城抵達。
粟特富商阿里波夫在欽古可汗的大篝火堆處,他帶來了最新的訊息:渴塞城失守。但欽古可汗還是決意召開慶祝勝利的篝火大會。
飲一口馬奶酒,阿里波夫低下頭,眼神閃爍著。他在想,當日在姑墨城和他縱論絲路的青年。誰想到數月後,這青年將他攆的如同喪家之犬?
第八百六十章 多方態度
當年相逢道左,對面不識君。而今聞風逃逸,猶恐再見時。
粟特商人阿里波夫些許的感慨,只是整個西域戰局中的小浪花。縱使他富可敵國,誰在乎?當波斯在河中擴張影響力時,他跟著波斯人走,出使疏勒。
當他的故鄉石國拓析城被烏茲比克人攻佔後,他倒向烏茲別克的欽古可汗!費盡心思,蒐羅郭家商隊所攜帶的和田玉,進奉給烏茲別克人。
賈環攻渴塞城,並非是為郭維報仇。軍國大事,並不是以個人的私仇為主導的。主不可怒而興師!這一點,以賈環沉穩的性情,如何不懂?
他率軍西顧,明面上的理由是為美人:救石玉華。衝冠一怒為紅顏。就像當年吳三桂要投清時說的扯淡理由: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耶!
實際上的原因是,他要麻痺碎葉的突騎施人。與為郭維等復仇並不相干。
並非說他忘卻了仇恨,而是節鎮一方,特別是在大戰時,公事的優先度高於私事。
當然,公私兩便亦是極好的。所以,賈環攻佔渴塞城後,第二天為郭維等人設立祭典,凝聚人心。
…
敦煌城外的郭家村。
一封書信自河中而來。走的是軍用通道。自姑墨、龜茲的絲路中線而來。郭家的族老、子弟在祠堂中齊聚。祠堂中的氣氛是傷感之後的釋然。
當日,賈環在疏勒接到郭維的絕筆信後,給遠在數千裡之外的敦煌送了訊息。郭家已經知道自己商隊遇害的訊息。
五間開的祠堂院中,郭家三百多口直系站滿。十幾家的親屬在流淚哭泣。
郭綸領頭,上香,道:“二弟,魂系歸來!”
郭家追隨賈使君,是他作出的決定。沒想到二弟等人會因此而送命。財物的損失相比起來反倒是小事。唉…
經過此事,郭家和賈使君的聯絡會更加的緊密。郭家的興旺、富貴足可保證。但,畢竟人沒了。他此刻的內心是複雜的:這到底值還是不值呢?
郭綸回頭,目光落在哭泣的婦孺身上,補償要厚一些。
“魂系歸來!”祠堂中,郭家的族老輕聲誦道。
…
渴塞城。
賈環攻下此城後,並沒有在寧遠國進行大範圍的社會改革。比如:釋放奴隸,平均土地。河中地區,歷來都有蓄奴的習慣。而只是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