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8部分

從一粒種子、然後發芽、生長、授粉、結果,並且從中看到基因的基因圖譜的變化。並且更為關鍵的是,他可以虛擬地抽出來一個基因,或者讓某個基因對失去活力,或者加入另外一種植物的基因,然後觀察虛擬的玉米最終會變成什麼樣子。 這就好比在他的大腦裡有一個容器,一種媒介,一種能容納虛擬的生物在裡面生長的媒介,他說不出任何理由,似乎只是一種本能,他只知道它能做什麼,而不知道它為什麼能這麼做。 可是,最為奇怪地是,他雖然能夠在這樣一種天然的媒介中任意地想像,但是卻無法把這種過程複製出來,甚至任何一種帶有基因圖譜的生物都無法複製出來,無論它處在什麼形態。 也許,複製生命是神地力量吧。李暢放棄了這種努力。 既然不能用自己的精神力複製,李暢就只好採用自然科學的力量進行生物的基因圖譜的修改、嫁接和啟用或者滅失,他的大腦就像一個高靈敏度的模擬器,能夠模擬任何化學的、生物的物質對基因圖譜的影 至一些細菌對基因圖譜的影響。然後寫出實驗方案,驗過程在實驗室裡再復現出來。 透過這種類似於計算機虛擬模擬的過程,李暢甚至嘗試著怎樣在模擬器中模擬經脈氣流的運轉,並且探究這種運轉對經脈甚至人體的影響,這種影響是虛擬地作用在**上的,他甚至能精確地檢視到氣流從經脈中流轉之後,**的強度和力量能夠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數值,沒錯,就是一種資料。但是,因為李暢所不知道的是,這些模擬是在以神器為基準的,或者說為容器,以精神力為動力來推動的,他永遠無法在這種模擬器中模擬這種修煉對精神力的影響。用計算機的語言來直觀地說,他不能進行一種自我遞迴的呼叫。 李暢的修煉在不知不覺中,在進行生命的探究和嘗試著與死亡做鬥爭的過程中,進入了一種從來沒有人涉及的道路,一條遍佈著危險,但又充滿著誘惑的道路。只不過,李暢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罷了,他還僅僅是在為了朱珠母親的病情而努力著,更深遠一點的目標就是為了自己父母、親人的身體健康。 傅教授很驚訝於李暢的進步,也很驚訝於李暢發表出來的見解的大膽和準確,事先的推測性的發言,最後總能透過某種方式得到證實。有時其他的學生提出來的一些見解和某種解決問題的方案,這些方案都是那些學生經過很長時間的思索和研究推斷出來的,有些純粹是經驗的積累,是一種推測,有些基於有限的試驗和少量的資料。在這個領域,要遍歷完所有的情況,對所有能考慮到的情況都做一個試驗獲得資料是不可能的。可是,李暢在獲知這些方案之後,總能在不長的時間得出可行或者不可行的結論。 傅教授開始還沒有在意李暢的這種判斷,傅教授是一個非常開明的教授,他總是讓自己的學生把碰到的問題說出來,每天定期舉行碰頭會,讓學生們暢所欲言,充分交流。在他的***裡,悶聲不響地做研究是行不通的,李暢從這種討論中獲益非淺。 剛開始時,李暢只是作為一個旁聽者的身份出現,他還沒有能力和資格在這些天之驕子面前發表見解。 漸漸地,他學會了點頭或者搖頭,來表示自己的意見。直到有一天,傅教授看見了李暢若有所思的神態和頻頻搖頭的動作。傅教授對於李暢還是很尊敬的,這種尊敬是作為對出資人的一種尊敬。在這個商品社會,有錢並不是壞事,它也代表一種資格,尤其是把錢花到了該花的地方,這種資格就會贏得尊敬。傅教授並不是一個書呆子,他起碼對李暢就有了這種尊敬。 — 在公司,李暢是主角,在公司裡的這個實驗室裡,傅教授才是主角,他注意到李暢的動作後,點了李暢的名,要他發表意見。 剛開始李暢發表自己的見解時還是很謹慎的,用了許多大概、可能、也許、好像等模稜兩可的詞彙,但總能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意見。這些意見很多人聽聽就算了,畢竟李暢在這方面還是一個新丁的身份,只不過大家尊重他作為一個出資人的身份,在禮貌上沒有打斷他的發言。 李暢在發言時雖然語氣很謙虛,但是從來不用諸如我是一個外行,隨便說說之類的話,他要給大家一個印象,既然說了出來,既然讓他在這種討論會上發表意見,那麼他要證實他的意見並不是隨便說說的,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他的想法最先還是得到傅教授的認同,在傅教授專門針對他的想法做了幾次試驗和計算機的模擬後,驚訝地發現他的想法居然是正確的,並且不是瞎猜亂蒙,每次發表的意見都是正確的,這使得傅教授不能不對李暢的意見重視起來。 在經歷過多次這樣的事情發生之後,傅教授的研究團隊發現李暢在這方面有種一種說不出來的天分,這種天分讓人嫉妒。因為,當問起李暢為什麼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