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預,美元也會貶值。這樣,相對於進口商品,美國國內生產的商品的競爭力也會增強。而匯率則反映了進口商品量和國產商品量達到均衡點時的價格。
從rì本廠家的角度來說,如果把汽車和家電銷往美國,就應該使用顧客們使用的美元進行交易。現實中,rì本大多數出口企業也是用外幣而非rì元進行結算的。
那麼,rì本人購買商品時又是如何呢?rì本人從美國購買牛肉、橙子、小麥等商品的時候,美國是不是也用消費者使用的rì元進行交易的呢?最近,雖然以rì元交易的企業越來越多,但一般情況下,還是購買商品的rì本人先賣出rì元,再將籌集到的美元用於購買。也就是說,買東西時,rì本還是以對方標示的美元價格為基準來籌措資金的。綜上所述,無論銷售還是購買商品時,籌集美元的都是rì本。
第三百五十七章 “廣場協議”陰謀論?(求訂閱!求月票!))
第三百五十七章“廣場協議”yīn謀論?
1971年,從固定匯率變為浮動匯率後,美元兌rì元匯率一度從1∶360暴跌至1∶170。但是,1978年卡特總統公佈美元保護政策後,匯率又升至1∶250附近。那之後的里根zhèng fǔ時期,由於美元繼續走高,rì本等出口國透過匯率差值獲得了相當大的收益。
在1985年9月21rì之前,rì本人叫嚷著要買下整個美國,這讓美國人感到恐慌。
而在“廣場協議”簽訂的訊息公佈後,整個美國一度沸騰,尤其是那些個與rì本出口產品相關的企業,更是開心地要命,在這個協議簽訂前,美國是rì本的最大出口國。而在1985年,rì本取代了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rì本產品充斥了全球。rì本資本的瘋狂擴張的腳步,令美國人驚呼“rì本將和平佔領美國!”
rì本物美價廉的商品,讓許許多多的美國人失了業,比如美國汽車城底特律,因為rì本的汽車的競爭,大量工人失業,引起許多美國人不滿。
所以,當這個訊息傳出時,雖然不能夠說整個美國,但是一半以上的美國人是高興、興奮的。
但是,結果會像他們所想的那樣,對rì本的工業造成巨大打擊嗎?
不會,至少林宇知道,不會,因為歷史會證明這點。
在得知美國的訊息之後,林宇用手拖著腦袋,腦中邪邪地幻想了一下幾年後rì本的情況,嘴角不由拉出一絲yīn險的弧度,再想想美國那些人逼迫rì元升值的目的,他突然感覺好像美國人就是在讓rì本人給他送錢。
美國在這次的事件中,不僅僅可以在製造業上一定程度遏制rì本的出口,還能讓他們背後的財團們趁機大賺一筆,表面上看他們的確是這次的最大獲益者。
但是,他們絕對不能想到這個世界還能有一個人,不僅僅能從匯率的變化中獲取利潤,更能估測rì元升值的幅度,和未來對rì本的絕對影響,所以,從開始就已經註定了這場遊戲林宇能吃到肉,至於美國能不能喝到湯,可能,當然也不可能,這得看林宇了。
其實,說起廣場協議,在前一世林宇就研究過很長時間,林宇前一世在大學學習的就是經濟金融專業,所以在沒事的時候林宇總是喜歡研究一些經典的事例,而廣場協議恰恰就是其中之一。
廣場協議?何謂“廣場協議”?
最簡單直觀而又合乎邏輯的表述是:在80年代,美國經濟復甦了,美元上漲了,大量國外產品,特別是來自rì本和德國的產品輸入到美國。於是,美國人民認為國外產品擠佔了美國國內市場,剝奪了“應該”屬於美國人的就業機會,導致美國的失業率顯著上升。類似推論透過輿論和國會對里根zhèng fǔ形成巨大壓力,他們不得不把世界主要五個經濟體(G5,美國、rì本、聯邦德國、法國及英國)的財政首腦邀請到紐約,說服他們共同致力於美元的貶值。善解人意的五國財長當即同意,並發表了聯合宣告,即“廣場協議”。
宣告發表幾個小時後,美元開始了瘋狂的貶值程序。國際外匯市場開始瘋狂拋售美元,持續了兩年之久,仍沒有任何停下來的跡象,以至於這五位了不起的先生(或他們的後任)不得不再度聚首,商議採取措施,以阻止美元進一步下跌。這就是1987年達成的盧浮協議,那是後話。
“廣場協議”後,rì元和馬克開始大幅升值。自1971年浮動匯率體制實施之後,美元開始對馬克和rì元貶值。進入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