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13年來;汽車工業隨著國民經濟的波動;也經歷了三上三下的曲折道路;而且每一次波動的幅度;都過了同期國民經濟的波動幅度進入90年代;汽車工業又一次在市場疲軟的打擊下出現了滑坡“八五”時期汽車工業到底應該加快發展;還是應該限制?怎樣規劃90年代汽車工業的發展目標?發展汽車工業應該走什麼樣的道路?
短短13年,汽車已經從以前的“官車”進入尋常百姓家,在這短短13年中華夏汽車經歷了上世紀70~80年代的“紅旗”和“上海牌”時代的艱難自主摸索、80~90年代的大範圍合資和90年代~21世紀初的自主群飆三個階段
13年間華夏汽車行業經歷了從10萬輛到接近50萬輛的爆發式增長
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紅旗轎車雖然為國人帶來了自主轎車工業的喜悅,但是由於基礎工業的薄弱和人才匱乏,從1950年到1980年期間的汽車工業多的停留在簡單的模仿和複製階段
進入改革開放30年之後的時代,汽車工業也開始迎來一輪的發展契機1984年上海大眾開始的合資成為華夏汽車業發展的重要分水嶺,改革開放結束了長達多年的“引進還是購買車型”的爭論拉開合資時代的大幕,引進合資階段的典型特徵為“拿來主義”以上海大眾作為標本的合資程序為華夏汽車的技術引進、吸收以及培育人才,給華夏汽車工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以技術換市場”的合資建設大大縮短了華夏汽車接軌全球的步伐
但由於政策上的約束和跨國公司的技術壁壘,華夏汽車業發展緩慢由此,華夏人自主造車的夢想愈加強烈但在沒有技術背景和人才隊伍的前提下,引進、消化、吸收外國產品及技術成為模仿創階段的典型特徵
林宇記得在前世在華夏汽車工業50年的積累和10多年的合資程序之後,隨著經驗的不斷豐富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在國家提倡自主創的大背景下,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一批自主研發的自主品牌汽車也應運而生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華晨汽車、吉利汽車以及奇瑞汽車開始艱難起步,進入21世紀之後,整車研發、核心零部件技術的掌握成為自主創階段的重要特徵2003年開始,汽車市場的井噴成為自主品牌集體狂飆的催化劑以奇瑞汽車為首,包括吉利汽車、華晨汽車以及進的比亞迪汽車等在內的自主品牌,在短時間內形成了自主研發能力和研發體系,建立起最基礎的生產製造、技術研發以及銷售服務體系(未完待續)
第七百一十七章 汽車生產線
第七百一十七章汽車生產線
前世,改革開放激盪國人30年,汽車行業也經歷了30年的加跑這其中當然有豐碩的成果,但也遺留下一堆問題自主品牌過於追求度而忽視基礎建設導致民族汽車工業表面繁榮;合資程序在市場換技術之後的後遺症開始集中爆發,汽車數量的急劇增加使得人、車和環境之間的矛盾rì益凸顯,汽車社會的提前膨脹也讓諸多弊端提前暴露
當前的汽車業全球低迷為我們提供了多的思考機會:如何讓我們的汽車與人類加和諧地共存?我們的民族汽車工業如何實現有責任的增長?我們的汽車社會需要一個怎樣的汽車市場?
林宇重生前,國人一直都在深思,我們自己的民族品牌呢?
……
……
看到眾人都不解,林宇便解釋道:“你們不是知道我在海東準備與zhèng fǔ合作辦一家汽車公司嗎?而大家都知道的,汽車發動機這一塊,無論是歐洲還是美國,他們都對華夏實行禁運,想買都買不到,就算是我想要這一塊的資料都很困難,而我現在要取的就是勞斯萊斯汽車廠退換下來的、70年代的汽車發動機生產線,另外還有一些很重要的東西,呵呵,等我把它們送到了海東的時候,華夏就有一座真正的高階轎車生產公司了”
“不是?那麼老舊的生產線了,你要來幹嘛?生產出來的汽車也沒有競爭力啊”邵逸夫對勞斯萊斯十分推崇因此對於勞斯萊斯的工藝水平也很瞭解,現在聽到林宇買來的是早該送到垃圾站的東西,心中的失望可想而知了
“我說的,你們不會理解的”林宇拿起了外衣說道““不要忘記了,勞斯萊斯再差,那也比rì本車和韓國車先進點,就算這個發動機生產線確實老了一點,但是你們要知道,這套裝置勞斯萊斯的工程師們那可是準備改造成款生產線的,而要不是我的話,他們現在可不會賣出來嘿嘿,稍微改裝一下,我相信它的工藝引數絕對不會落後太遠,應該和rì本車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