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4部分

具有完整的經營自主權,一再發生的“一平二調”和瞎指揮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xìng,也使責、權、利脫節,勞動生產率長期得不到提高,經營上的規模效益更是無從談起。事實上,人民公社體制越是向前發展,自身的弊端暴lù得也就越明顯,要不是有“文化大革命”和“農業學大寨”這樣的政治運動支撐,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制恐怕不會在農村統治長達20多年。

然而,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這套傳統體制仍在慣xìng發展。1976年12月,第二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強調:“農業學大寨、普及大寨縣,是一個在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農業的偉大革命群眾運動。”

次年10月30rì至11月18rì,接著召開了全國普及大寨縣工作座談會。座談會討論了大寨縣的標準問題,認為隨著大寨縣的普及,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已經不能適應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12月19rì**zhōng yāng批轉了這次座談會向zhōng yāng政治局的彙報提綱,指出:隨著公社、大隊兩級經濟的壯大,實現基本核算單位由生產隊向大隊的過渡,以進一步發揮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優越xìng,是前進的方向,是大勢所趨。

1977、1978年錯在什麼地方?就是錯在沒有把“實事”搞清楚。經過了“文化大革命”十年的破壞,已經不可能在20世紀內實現四個現代化。考察了rì本、歐洲,只看到了他們戰後用了十幾年的時間成為發達的國家,沒有看到他們的工業基礎比我們好,他們的技術力量比我們強,更重要的是沒有看到他們沒有八億農民革命勝利30年了還有要飯的這樣一個情況,從而不適當地堅持要在20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並且錯誤地提出要以比原來的設想更快的速度、要在20世紀末實現更高程度的現代化。結果犯了“急於求成”、“yù速不達”的錯誤。

1983年以後錯在什麼地方?就是錯在沒有堅持20年翻兩番的前十年打基礎、後十年振興的兩步走的發展戰略,同樣錯在沒有把“實事”搞清楚。當時的“實事”是什麼?首先,國民經濟比例關係嚴重失調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國家財政經濟狀況還沒有根本好轉,經濟體制有待在經濟環境比較寬鬆的情況下進行系統的改革。在這種情況下,前十年只能著重於打基礎、理順關係,速度不能搞得太快,而且要邊走邊看,走一步看一步。由於沒有這樣做,一些領導人天天在那裡鼓動翻番,鼓動大上基本建設專案,鼓動加快經濟的發展速度,結果出現了1984年第四季度的嚴重失控,1987又沒有正視經濟中存在的國民收入超分配的問題,軟著陸沒有著下來又再度起飛,最後導致國民經濟的再度大調整,重犯了“急於求成”、“yù速不達”的錯誤。

林宇在見到幾位老爺子的時候也談到這些事情,不過說的沒那麼的直接,很是委婉的提出,現在的中國在經濟放慢還是有些“急於求成”的。

1982年以後,追求產值翻番,同樣是違背了穩步前進和按比例發展的方針。1982~1984年片面追求產值,盲目擴大建設規模,致使稍為緩和了的能源、交通、原材料供應緊張的情況又緊張起來。1986年略為收縮了一下,1987、1988年又大幹快上,國民經濟進一步出現了嚴重的比例關係失調,又來了一次大折騰,出現了一次反覆和大的馬鞍形。

什麼叫折騰?形勢一好就想加快,就想大幹快上。而一大幹快上,就必然造成經濟關係緊張,支撐不下去就必然調整,把速度降下來。而一旦形勢好轉,就又舊病復發,又想大幹快上。這種不斷地反覆就是折騰。經濟規律是無情的。你違反它,它就馬上給你個臉sè看。第一年鬧騰,第二年就rì子難過。覺悟得早,調整及時,損失就小;反之,損失就大。

穩步前進,按比例發展,持續、穩定、協調,每當出現一次問題,就重念一次這本經。而在有的時候,一邊念這本經,一邊在違反這本經。這是什麼原因?是什麼東西在牴觸這一方針的貫徹實施?

就林宇現在的地位,就算他說錯了,也沒人會去追求的,只不過是以後關係好壞而已。

1985年以後,多元化的利益主體已經形成,其利益衝動必然產生進一步的改革要求,改革和開放的基本推動力來自民間。此時,政治與理論界的調門就應該有所變化,逐步減少“改革開放,發展是硬任務“之類的動員,多說一些“安全和穩定”,此時的保守不是真保守,因為改革開放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