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扶風汽車修配廠”。照片上清楚地看到“世一堂”三個大字的藥店字號。
永衡官銀號(“滿洲國”吉林市銀行)門臉
永衡官銀號,偽滿時是吉林市銀行。1947到1950年,我家就住在馬路對面。1948年春,吉林市解放。東北*聯軍(解放軍前身)一個朝鮮族獨立營駐進永衡官銀號(院裡很大,能開進好幾輛軍用大卡車)。5、6月,國民黨飛機天天來轟炸、掃射。一次來兩三架飛機,漫無目標地投幾顆小型炸彈,還有美製戰鬥機低空掃射。我們也不害怕,因為飛機投彈地方離我家很遠。我們出來看熱鬧!飛機一俯衝,機槍吐火舌,直冒煙,聽到“達達達……”機槍響。下面*聯軍(解放軍)用繳獲的日式高炮打國民黨飛機,看到炮彈圍著飛機炸開,一朵朵白煙開花。很好看!可是最讓我們惱火的是,馬路對面那些鮮族大兵,上了房,架上高射機槍,飛機離得老遠,他們就開槍,“達達達……”地撩撥,好像生怕國民黨飛機不來扔幾顆炸彈,掃幾梭子,才過癮!還好,飛機飛過去,沒回頭,飛走了。當時我們暗罵一聲“捉死啊!”。“捉死”,東北話意思是找死。他們這樣做,顯然違反解放軍紀律。因為這裡是老百姓稠密居住區,如果國民黨飛機投彈,必然造成平民重大傷亡!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五、北山廟會
北山公園是吉林市的一個傳統休閒去處,始建於1927年,北山有東西二峰。一些古建築,主要建在東峰,有關帝廟、藥王廟、怡綠山莊、泛雪堂、玉皇閣等。北山有三個廟會:關帝廟會、藥王廟會和娘娘廟會,其中以農曆四月二十八日的娘娘廟會最為盛大。我小時候,一年盼的最大兩件事,一個是過年;另一個就是娘娘廟會。娘娘在那裡?
北山東峰
玉皇閣“天下第一江山”牌坊
所謂“娘娘廟”是玉皇閣正殿朵雲殿,兩層宮殿,樓上奉祀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樓下主祀封神演義裡的三霄(雲霄、瓊霄、碧霄)娘娘;附祀子孫娘娘、痘疹娘娘、眼光娘娘。老百姓心中的娘娘,恐怕主要是“子孫(後代)娘娘。
萬人空巷的北山廟會(1940)
帶小孩逛廟會的婦女(1942)
身穿絲絨旗袍的逛廟會婦女(1935)
這幾張照片的時間跨度是1935—1942年,1935—1939年是“滿洲國”的黃金時代。照片中女人戴的遮陽帽、手拿小包、背的皮包、打的陽傘,都是日本式的。
今天的人們,對那個時代的瞭解,是從一種理論模式推論的,說這是美化日本統治。作者要問:這些照片是假的嗎?作者再問:是什麼力量能把這麼巨量人口動員到吉林北山廟會去的呢?答案是中國傳統文化。看到如此力量,日本人不害怕!日本神社的“天照大神”有立錐之地嗎?日本的文化侵略難哪!
1935—1939年是“滿洲國”的黃金時代,過了1940年,隨著日本不斷擴大戰爭,“滿洲國”就每況愈下了。不過與日本本土的衰敗相比,時間上有些滯後,強度也差很多。十四年來,東北沒有遭到戰爭的正面打擊。
六、松花江畔
我記得小時候吉林一個突出變化就是松花江岸邊了。這裡有幾張不同時期松花江岸照片:
1934年的松花江沿
東北把江邊叫“江沿”,1935年前松花江沿只有幾個碼頭渡口,沿江是自然江岸,很髒亂,一遇大江漲水,岸就坍塌,江水為患。修堤一直是吉林百姓的心願。照片是1934年松花江岸情況。1936年開始修建松花江堤,修建一條吉林產花崗岩石料和水泥混合結構的永久性江堤,全長3040米,堤高9至11米。時至今日,歷經70年,屢遭洪水,安然無恙。沿堤修建一條水泥馬路,這是吉林市第一條水泥大道,路面寬闊,堅固。時至今日,仍完好無損。這條街取名“江沿街”。
江沿街(1938年攝)
照片日文譯文是:“美麗的水都 從江沿街望松花江(吉林)山清水秀的都市,吉林代表性的街景。早晨水色輝映,山巒煙繞;在松花江畔,美麗的天主教堂尖頂高聳;聖鐘鳴響下,江面輕舟擺渡,美景更添一份情趣!”
這兩張照片是同一個地方。此時(1938年),松花江上還沒有過江大橋。下面是同一地點的兩張江面照片:
1935年吉林松花江沿情況
1939年同一地點松花江沿情況
1939年,吉林松花江面鋼筋混凝土過江大橋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