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皇位是直系繼承,康熙不會選擇一個沒有兒子的皇子做繼承人。我做那個手勢並不是童心未泯,而是要讓胤禛時刻活在恐懼裡,恐懼我什麼時候對他現在唯一的兒子弘時下手,他一輩子多疑,這次我讓他猜個夠,除非他有本事像我一樣孤獨,否則他一生都將生活在這種提心吊膽的日子裡。
我的報復行動其實已經暫停了,那個暗人必須暫時安穩一段時間,不然他很難再下手,三條人命我要胤禛全都還給我,動作太大也會讓胤禛成為康熙眼裡的受害者,那胤禩可就冤了。我其實很喜歡孩子,所以我興建孤兒院,在農莊裡設不花錢的私塾,但胤禛的孩子是他老子跟我角鬥的犧牲品,我的那兩個孩子也是。不管胤禛是愛我還是害我,總之他碰了我的孩子就不可原諒,女人是弱者,母親是強者,我現在是以一個一無所有的母親的身份向他復仇,他除了草木皆兵毫無辦法。良妃這個母親在我眼裡是不合格的,她的出身不能改變,但她的性格卻可以改變,不能給胤禩健全的童年已經是作孽,如今更是連生命都不在乎,只心心念唸的想著那塊綠頭牌子。她的做法讓我想起了我前世那不負責任的生父,他是跳樓一了百了了,可我卻要一輩子揹負心靈包袱,他們的懦弱同樣讓我反感,那種被人拋棄的感覺我死都不會忘記。良妃口口聲聲說是為了胤禩好才不吃藥,省的拖累他,可這種話聽在胤禩耳朵裡一定是種抱怨,抱怨胤禩的急功近利害她失寵,所以我對良妃的遭遇沒有絲毫同情。我堅信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也許正是良妃這種消極的哀怨讓她失寵的,畢竟偶爾的哀怨是種情趣,但沒有人願意整天面對一個怨婦,康熙身邊的怨婦已經夠多了,不缺她一個。在這點上我很佩服惠妃,大阿哥被圈禁她自是傷心,可她很少露出哀怨的神色,也許正是惠妃的這種堅強讓她在大阿哥倒黴之後依舊沒有失去康熙的關心。
可能是康熙童年時親眼看著自己的父親和董鄂妃如何懦弱,所以他並不喜歡懦弱的人,康熙最在乎的女人應該是胤礽死去的親孃,那位皇后娘娘是賢妻良母的代表,太子並不是她的第一個孩子,之前還有過一個但死了,可人家堅強的挺住了,而且是為了給康熙生孩子死的,所以她死後康熙都念念不忘的常去祭拜。宮裡的女人跟普通的女人不同,她們是皇帝的附屬,只能為了皇帝活著,兒子要放到第二位去,至少面上是這樣。良妃不吃藥的舉動無疑是對康熙權威的挑釁,拿兒子跟他較勁,如果康熙讓步那其他妃子也會有樣學樣,換了是我也不會讓步,不能因為一步臭棋壞了整盤局。我討厭這種政治高於一切的做法,但把我放到那個位子上我會做同樣的事情,當年我幫母親打官司的時候拒絕她的孃家就是這個道理,我不能讓任何人藉著任何理由威脅我,不然我將沒有資格做金家的舵手,一個渾身是弱點的舵手會毀了那份基業。我雖然不是皇帝,但商人有太多與皇帝相像的地方,同樣都要顧全大局、同樣都要心狠手辣、同樣都要重利益輕感情,所以我自信可以成為康熙晚年最頭疼的對手,也同樣是胤禛的對手。如今我的弱點都被生生割掉了,雖然那不是我要的,但正是這種被強迫的割捨讓我變得更加無情和冷靜,我理解康熙,但我絕對不會放過他,他剝奪了我太多的幸福和安寧,這是他應該付出的代價,就像我為了金家的安寧獨自一人承受逼死生父的噩夢。敵明我暗的態勢對我無比有利,只要我想,我隨時都可以讓他們過不好,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已經給了他們太多的時間去苟延殘喘,如今該是收賬的時候了。
管束(下)
沒多久胤禩就回來了,可他很忙,忙著對付太子的清算,忙著培植自己的勢力,忙著躲避胤禛的明槍暗箭,甚至忙到沒有時間去關心良妃。我因為他的忙碌變得同樣忙碌,忙著去給太后請安,忙著去與良妃說笑,忙著跟十四福晉交好,很快我胖上來的幾兩肉就掉了下去。天氣越來越熱,宮裡沒有道旁樹,地磚上的熱氣能把雞蛋烤熟,我索性一早進宮,傍晚才回家。太后對我的孝行很滿意,特地把我原來的屋子打掃出來讓我睡午覺,老太太的舉動只差沒把太子妃氣瘋,按規矩皇子福晉是不能住在慈寧宮的,但良妃的出身和太后的寵愛讓我不能在她宮裡休息,只能回老太太的慈寧宮。而且我進宮進的勤了,太子來慈寧宮請安的次數也明顯增多,這不止讓太子妃憤恨,也讓我不痛快,我不能跟太子扯上任何關係,不然胤禩將無法在他那些“兄弟”面前立足。
其實康熙對太子的不滿已經看得出來,可太子活像落水的旱鴨子,不停撲騰且不說,還在女人身上下起了工夫,一個勁兒的納妾。當初拖太子出來本來就是一步臭棋,好馬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