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部分

四個小菜的中的一盤說道:“這就是啊!”

秦簫仔細一看,就是剛才吃的,卻不知道是什麼,於是問道:“那魚呢?”

在秦簫的想象中,高粱面魚魚,應該就是跟自己老家的炸泥鰍差不多,把魚放在高粱麵糊糊裡面過油一炸,自己平時覺得對菜略知一二,這次卻丟了大丑。

呂晟笑道:“這高粱面魚魚就是我們xz的一道名吃,可以說是主食,你也知道,sx土地貧瘠,這種粗糧,實在難以下嚥,不過巧婦自幼妙計,將這些粗糧精加工,然後搓成這種魚苗狀,這次你吃的就是這魚魚用豆角,辣椒下鍋清炒過得,你覺得怎麼樣?”

秦簫大吃一驚,沒想到,自己吃的這道菜就是高粱面魚魚,而跟魚毫無關係。

二人對酌,呂晟問秦簫道:“我也聽你姑姑說了你的事情,不過也不太清楚,只不過我想問你什麼打算?”

秦簫苦笑道:“姑父,我現在也沒有什麼打算了,秦家的事情就讓我焦頭爛額了。”

呂晟笑道:“不要著急,要不現在我這找個事情幹著,我最近也踅摸著點,看能給你安排一下不,至於你們秦家的事情,我也不便多問,而且我岳父,也就是你爺爺秦老爺子走的時候,也交代秦萍不要過問秦家的事情,不過你該怎麼做怎麼做,你看著這樣行嗎?”

秦簫感激道:“那感情好啊,我現在有點喜歡sx了,早知道我當年大學就該來這上!”說著敬了姑父一杯,以示感謝。

吃飽喝足,二人這才離開,呂晟還領著秦簫道小吃店買了些點心才跟他一塊回去。至於小吃點心,秦簫鍾情於那個家“砍三刀”的麵食,起是也是sx人將麵食精加工的典範。

回到家,姑姑已經將家裡收拾乾淨,也把親下的屋子還有一併用的什物貯備妥當,算是真正給秦簫安排妥當,秦簫歲沒有言謝,但是心中不禁感激滿懷。

第八十九章 往事餘音

秦簫在姑姑家這幾天,本想在找出家譜來看,可是想到看了之後定然會茶飯不思,姑姑也會問起,也就不再打算拿出來了。

這晚,姑姑來到他的房間,見他還沒有睡下,就跟秦簫說:

“秦簫,你來就是想知道你父母的事情,我就告訴你吧。”

秦簫一直等著姑姑來找他,並把父母的事情告訴他,於是也就不再言語,姑姑秦萍找了個椅子坐下,說道:“其實,當時我還不到二十歲,但是這件事情的緣由也還是要從南北寺中學說起。”

秦簫一愣,沒想到當年的事情竟然跟現在已經不存在的那所古剎中學有關,這讓秦簫一下子來了興趣,於是說道:“我知道我父親也是在那所中學畢業的。”

姑姑點了點頭,說道:“但是我還小,當時沒有到那上學,你叔叔也沒有,只是你父親在那上學,你父親就是在那裡遇到了你母親……”

如果說起那個時代,就是崇尚綠軍裝和忠字舞的年代,每天的廣播中都是那些鬥志昂揚的歌曲,上學一天也幾乎上不了幾節課。

秦偉每週回家一次,其實zp縣在清朝屬於jn府,後來新中國成立,重新劃給了hm地區,而河東村離南北寺中學的距離大約有二十多里路,每週回家,秦偉都要步行,然後揹著一週的乾糧和鹹菜回校。

前番已經說過,南北寺中學就是那個時候拆了一座沒有留下名字的古寺建起來的。寺院位於本縣東南的lc鎮的山坳中,秦偉過這種日子是十分苦的,秦家當時已經不能以祖業為生,而是要靠生產隊的工分過活。而秦家只有秦羽漢一支,長子秦偉正在讀高中,弟弟秦勇和妹妹秦萍也還沒有成人。所以勞動力只有秦羽漢夫妻兩口,養活三個孩子,實在心有餘力不足,秦偉也懂事,每次就把高粱饅頭帶走,留下玉米麵的給家人。

春秋還好,可是一到了冬夏,就麻煩了。夏天這山林中十分潮溼,饅頭不到四天就開始長毛,秦偉只能把這黑黑的饅頭長出的“綠衣”剝去才能食用;冬天,溫度一降到零下,饅頭就凍得硬邦邦一塊疙瘩,即便放在開水缸子裡,也聽得缸子被饅頭來回敲得叮噹作響。

好在總算還有一年就畢業了,本來班主任宋老師讓秦偉考大學,這是這所中學為數不多的幾個能夠衝擊大學的尖子生。畢竟那個時候,每天就是各個村莊跟著老農體驗生活,幫助生產隊生產,總之,能坐在課堂上的時候很少。

秦偉幾次跟父親秦羽漢說要回家不念書了,要幫著父母掙工分,秦羽漢也知道孩子是懂事知道為家裡分憂,但是也經不起幾次三番的提起,這可是觸犯了秦家書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