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什麼不嚴厲一些?”
陳削的回答,卻出乎趙雲的意料“我的兵,從冀州帶過來的老兵,都死光了,他們適當的放縱一下,能樂呵一下,想散漫一點,只要不騷擾百姓,只要殺敵的時候不給我丟臉,就夠了,不知什麼時候就要戰死沙場,當初我答應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可有幾個人能活下來,是我對不起他們,造反作亂,天下皆是敵,前路漫漫,死之前能高興幾回,我心裡還能好受一些。”
陳削的話,讓趙雲沉默了許久,趙雲忍不住勸道“韓遂馬騰張燕等人都歸順了朝廷,我想,只要你肯接受招安,朝廷也會枉開一面。”
(第六更,少了五更,逍遙都不好意思求票,嘿嘿,各位,看看有沒有沒投的票,別留著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京師風雨
陳削搖了搖頭,“我是絕對不會投降的,造反不是一句空話,沒有赴死的覺悟,沒有必死的決心,一切都是妄談,無疑於鏡中花水中月,當初高祖劉邦若是接受暴秦的招安,趙雲你想過沒有,後果會是怎麼樣?”
說完,陳削朗聲一笑,徑直轉身走了,那道略顯瘦弱的背影,充滿著決然不屈,還有一往無前的堅定,趙雲搖頭苦笑了一聲,低頭看向手中的那杆寒光灼灼的銀槍,竟覺得這槍突然沉了許多!
………………
京師洛陽!
進入公元189年,雖然熬過了年關,冬去春來,京師重地陽光和煦,萬物復甦,到處都是一派綠意濃濃的春意,可是靈帝卻日漸消瘦,時不時的感到乏累、目眩、腳重,身子沉的厲害,漸漸的,連床都下不了了,這一年,靈帝正直壯年僅僅才34歲,可他,卻無力再坐鎮朝堂,也不能繼續在何後肚皮上折騰,甚至連吃喝都不能自理。
靈帝非但得了重病,而且已經病入膏肓,太醫沒敢將事情告知靈帝,可靈帝還是從他們那躲閃畏懼的臉上瞧出了端倪,靈帝不甘心,狀如瘋狗一樣的咆哮起來,可他卻不得不接受這冷酷無情的現實,靈帝捨不得離開那神光閃耀的寶座,捨不得放下那至高無上的皇權,更捨不得捨棄那錦繡萬里的江山,縱使心有萬般不甘,縱使對死亡畏懼到了極點,可靈帝卻只能悲苦無奈的接受殘酷的現實,太子尚未策立,靈帝不得不打起精神召來張讓等人商議此事。
靈帝有兩個兒子,長子劉辯乃何後所生,何後的哥哥何進又貴為當朝大將軍,統帥天下兵馬,何後兄妹幾次探尋靈帝的口風,靈帝自然知道他們的心思,可劉辯雖貴為嫡長子,卻為人輕佻,缺乏威儀,相對來說,靈帝更喜歡聰明端正睿智沉穩的劉協。
靈帝犯了難,張讓猜到靈帝的心意,提議若立劉協為太子,必須先除掉大國舅何進。
靈帝病情愈發嚴重,統帥西園的蹇碩和何進也爭鬥的更加激烈,左右為難的靈帝,日益焦慮,最終還是咬牙立下了劉協,辭世之前,靈帝將遺詔交給了蹇碩,讓他扶持劉協順利登基。
靈帝駕鶴西去,蹬腿翹了辮子,滿城哀痛,白幡如雪,京師上下,都披上了縞素,可是暗中的激流,也越發湍急迅猛,手拿遺詔的蹇碩,呆呆的望著那代表至高皇權的詔書,舉棋不定,犯了猶豫,眉梢都擰成了一團。
何進兵強馬壯,麾下賢士雲集,猛將如雲,蹇碩明白,一旦自己亮出遺詔,必然會激怒何進,真要動起兵戈,蹇碩統帥的西園八校尉,根本無法撼動何進的虎狼之師。
更何況,西園內部,並不都站在自己這一邊,至少典軍校尉曹操中軍校尉袁紹等人都公然站到了何進的那邊,蹇碩踟躕不決,只好找張讓等人商議,有人讓他趁何進進京垂吊之時,一舉拿下何進,擁戴何進的餘黨必然群龍無首,頃刻瓦解,到時候順理成章便可以擁立劉協登基。
何進來了,可沒等進入大殿,就轉身走了,原來蹇碩的司馬潘隱偷偷的給何進使了個眼色,完美的伏擊計劃,當即落空,何進策馬出城,直接調動大軍進駐京師。
何進屯紮在百郡邸,推脫自己身有貴恙,不能入朝,對蹇碩,何進一句話都沒有說,可蹇碩連同十常侍心裡卻再清楚不過,他們徹底的輸了,機會一旦錯過,上天便不會再眷顧他們,何進將兵馬都帶進了洛陽,只要何進一聲令下,蹇碩等人轉眼就得人頭落地。
接下來,冊立新君,縱使蹇碩懷裡揣著靈帝的遺詔,可他卻不敢亮出來,何進何後兄妹合謀,順利的策立劉辯為帝。
十四歲的少帝劉辯,披上了匆匆趕製的皇袍加冕成了新君,登基當日,面對百官跪地山呼萬歲,連個坐相都沒有的劉辯,只覺得好玩。何後臨朝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