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和十四的這樁奪儲公案,我可說的上差不多爛熟於胸了。上至歷史正劇,下至穿越YY文,誰個不提上兩句,不描上兩筆。就算沒吃過豬肉,也算是看過豬跑步了。想考我,你加上李衛都嫌嫩了。
喝了口茶,正襟危坐道:“這個職位即使是十四爺得了也無所謂,只要年羹堯當上糧草的後需供應之職,便能鉗制住十四爺。十四爺再怎麼軍權在握又怎樣。你們也別忘了,天高皇帝遠。說句不敬的話,萬一皇上真有個什麼不測,從青海回京城,不吃不睡,一路快馬及馳回來至少也得二十五天。一彈指間便可世事變化,何況二十多天。到時大局既定,再有年大人在後面拖住十四爺的人馬,還愁什麼不妙的呢?只是我說的輕鬆,做起來就沒這般簡單了。”說完極為自得地等待二人對我的溢於言表的讚美之詞。
只是李衛的回答更加讓我魂飛魄散,他道:“果然弘曆阿哥有眼力,為主子找到這麼一位賢內助。月喜姑娘,真非普通女子可比啊。李衛我也見過不少世面了,只是像姑娘這種厲害角色還真是頭次遇上呢。”
非常滿意地接受了李衛對我的誇獎後馬上問道:“李大人會在京城呆幾天?月喜也好來拜訪啊。”心裡直覺李衛會比十七和弘曆加起來還好玩,跟他出去晃悠絕對比跟著十七強,嘿嘿。
見著我一臉的渴望,李衛鬥爭了半天才極不忍心地助我破滅幻想:“咳,我明天就要離京了。要不,下次進京,我再來拜會姐姐你吧。”
眼前一陣昏暗,好不容易千載難遇地撞上個具有創新精神的李衛,誰知肉還沒上盤子,就掉地上了。只有想想日後老四登基後和李衛見面的機會還多,才痛心不已地打消了遊說李衛陪我去見識見識京城的賭場和八大胡同的念頭。再三叮囑他記得尋著機會一定要來找我後,才依依不捨地被老媽子似的十七給硬拽上了馬車,回紫禁城繼續我的宮女生涯。
依照宮規,我已經到了該被放出宮或接受康熙的指婚了。不過依康熙的條件,在他沒有為我指婚以前,我都得待在他的身邊,直到他老人家駕鶴西歸方能出宮。但玉華和喜蝶她們幾人也留了下來,一是因為康熙說想要留幾個用慣的人在身邊使;二是玉華,喜蝶同月喜一樣,湊巧也都是六親難望的。想著與其出宮做人家的填房什麼的受盡白眼,不如在宮裡頭待著,每月還有月例銀子。要運氣好啦,以後找上個御前侍衛,再有人提攜,沒幾年也就混出頭了。即使運氣不濟,在宮裡熬到做皇子們的教養嬤嬤也強過在外頭。而樂茵更不用提,本來就是胤禛放在乾清宮的內應,怎會讓她離開。最後結果就是,乾清宮除了新進了幾個小宮女外,原有班底基本沒變。我們幾個所謂的老宮人更是全體榮升為“姑姑“。
康熙五十七,波瀾漸起。因青海兵亂,故康熙破格任命時尚為貝子身份的十四阿哥胤禎為撫遠大將軍,到西北指揮對準噶爾的戰鬥。用正黃旗纛,親王體制,稱欽命大將軍王,率軍西征。出師典禮極其隆重。且康熙還親諭青海厄魯特各部:“大將軍王是朕皇子。確係良將,帶領大軍,深知有帶兵才能,故令掌生殺重任。爾等或軍務,或鉅細事項應謹遵大將軍王指示與朕當面訓示無異。“
胤禎受命即將出發,而此時胤祀見即位無望,已連同“八爺黨“人全數倒向胤禎。在朝廷上下稱道胤禎“才德雙全,我兄弟們皆不如他““現今出兵,皇上看的很重。將來皇太子也一定是他”。與胤禎聯絡甚密,來往頻繁,聯成一黨,極大地增強了胤禎的力量,也促使和加快了胤禛與胤禎這對親生兄弟的反目成仇,勢不兩立。
仍然是竹居,仍然是勝文在外望風,只是話題不再輕鬆,不再愉悅,而多了沉重與冰冷,多了現實與算計。
看著胤禛,十七掩飾不住的焦急:“四哥,真沒想到皇上對十四哥這般的重視。我原以為就封個撫遠大將軍率師平亂而已,誰知竟然還授了節鉞。皇上下諭要八旗旗主親自或各親指一人于軍前聽用,明確把八旗置於了十四哥的節制之下。怎麼看都可視做大位有歸的暗示啊!四哥,居然還是你起頭舉薦的十四哥。”
胤禛微笑道:“暗示?是暗示又怎樣,只要不是皇上的傳位詔書就行了。老十七,即使我不推舉十四去當這個大將軍王,皇上也必然會找個人或者乾脆自己提出來。我這樣做,既讓皇上覺著我友愛兄弟,無意逐鹿,又讓十四認為我全心對他,再不會防我。於人於己,都是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十七道:“許是我多慮了。但十四哥現在大權在握,十萬大軍在手,對四哥又何益處呢?”
抿了口茶,胤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