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變成兩個億,也有可能變成十個億。當然了,也有可能變成幾百萬,這種事情誰也說不準。
若是有錢就能賺錢,那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投資失敗的例子?總而言之,手裡的錢會變成多少,看的並不是有多少錢,而是掌控這些錢的人是誰。
王洛對於廖藝的能力雖然沒有過多的懷疑,但是現在想要讓王洛徹底的相信廖藝,那是不可能的。換做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僅憑几句話就去相信一個人,而那些所謂的伯樂,無非就是在別人不敢做的時候,給了他一個機會,一旦看到了成功,便會立即追加註碼。
“好,我相信你,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許久之後,王洛最終還是決定了信任廖藝。
一是廖藝的資歷在那放著呢,二是有張家的背景,證監會那邊也不會卡的太嚴。不會出現那種上市計劃報備給證監會之後。被卡幾年都沒有透過的情況發生。
“好。既然你這個大老闆同意了,那我也該提一提我的條件了。”廖藝微微一笑,伸出了五根手指頭:“我的團隊要收益的五個點。”
收益的五個點作為提成,這個要求似乎並不過份,王洛簡單的想了一下,便想答應廖藝的條件。
不過轉而一想,自己對風投這一塊並不瞭解,關於團隊的提成問題。王洛也更是什麼也不知道,五個點在自己看來並不多,但王洛也不想去當這個冤大頭。
“你在凱魯基金那邊是幾個點的提成?”在答應廖藝之前,王洛必須要搞清楚這個問題。
當然了,王洛並不是不想出這些錢,而是在沒搞清楚對方給多少之前,他不想貿然的開價。把人挖過來自然要給的多一些才行,不然人家憑什麼過來幫你賺錢?王洛心裡想的是,只要差距不要太大就行了。
“三個點。”
“好,我答應。”王洛點了點頭。直接答應了下來。
把人家整個團隊從凱魯基金這種世界知名基金會中挖過來,並且開出的條件也只比對方多兩個點。這樣的便宜上哪找去?
當然了,王洛不知道的是,即便王洛多給了兩個點,這一次廖藝也是看在張然的面子上才帶著整個團隊回來的。
畢竟在凱魯基金那邊賺的是美元,而在這邊則是華夏幣,按照當下的匯率,等於說是廖藝他們自己降薪來到了基金會幫忙的。
不過在這件事情上倒是很好的體現了一個觀點,錢不是萬能的。
廖藝的團隊一共有十名成員,其中三名風控人員,兩名評估師,兩名運營高管以及兩名上市運作高管。
其中廖藝統領全域性,由風控人員出去尋找公司,然後將材料遞交給評估師,待評估師做出最終估值之後,兩份不同的資料將會傳送到廖藝以及兩名運營高管那邊。
然後在等廖藝他們做出決定是否進行下一步的考察,如果作出決定,那麼風控人員和評估師以及其中的一名高管加上一名上市運作高管組成的團隊到企業去進行考察。
幾輪的考察透過以後,便要進入談判階段,而在這一階段,將會確定雙方最終的合作方式。
而合作方式也分為很多種,例如,基金會只負責出錢而不參與管理,基金會負責參與管理,並且對企業進行整改,然後由基金會負責運作公司的上市計劃等等。
至於具體選擇哪種合作方式,還要看具體的談判結果,不過基金會最樂意看到的還是第二種合作方式,因為這樣他們可以儘快的完成投資,並且得到收益。
當然了,至於基金會撤資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基金會都會與對方簽訂一條協議,規定基金會撤資的時候,公司股東可以以低於市場價百分之十的價格收購基金會手中的股份。只有公司股東無意、無力收購的前提下,基金會才能將手中的股份在股市上進行拋售。
而這麼做,最大的壞處就是,一旦基金會在股市上對股份進行了拋售,那麼將會對公司的股價產生巨大的影響,使其他股東手中的股份嚴重縮水。
若是遇上有心人的話,他們還會直接從股市上以及基金會手中收購股份,如果基金會持有股份比較多的話,那麼很顯然,在基金會拋售完股份之後,這家公司的董事長就要換人了。
至於比市場價低百分之十的價格,基金會並不傻,他們完全沒理由放著錢不賺而去便宜的把股份賣給其他股東,雖然他們是曾經的合作伙伴,但是在錢面前,又有誰能夠抵擋的了呢?
所以,國外基金會有另外一種做法,在基金會打算撤資之前,基金會將抽調出大量的資金砸進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