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軍艦突然不見了,而此時這艘嘉遠號軍艦已經停靠在循州海域之中,王翔正在軍艦上面熟悉各種裝置的操作,前往扶桑的日子不遠了……(未完待續。)
第四百零六章 前往扶桑
出兵扶桑的事情王翔並沒有瞞著王興邦和李如娟,雷芙和柳青青也知道這件事情,四人顯然都不贊同他的做法,雷芙更是毫不客氣的說他這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上次跟吐蕃的戰爭才受過重傷,現在竟然主動出兵扶桑。
王翔認為上次只是意外,這一次他帶著十幾個力量天賦的黑衛,李元霸也答應隨他一同前往扶桑,這樣的豪華陣容對付區區扶桑叛軍綽綽有餘。
古時候遠渡海外最怕的就是風暴,那時候的木船很難抵抗風暴的襲擊而且航行速度不快,往往需要經過數月的航行才能到達目的地,所以沿途的風險很大,這也是李二不願出兵支援扶桑在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是大唐周邊的陸地番邦,他只需派遣一隊騎兵少則數日多則半月就能順利前去支援。
張義誠是大唐為數不多有過出海經驗的官員,曾經三次乘船出海去過扶桑,所以王翔就跟李二把他討要過來。張義誠也聽說了扶桑內亂的訊息,對於王翔此時出海前往扶桑的做法很是不解。
不過對於擁有多次出海經驗的他來說王翔的出海準備也太不充足了,從大唐前往扶桑需要經過漫長的海上航行,首先要準備一艘非常堅固的航船,否則遇上風暴就會有覆滅的危險,張義誠見識過可怕的海上風暴,甚至有一次差點就沒能回來所以對航船的要求他是非常重視的。
因為專門負責大唐航海一類的事情所以張義誠對於船隻非常瞭解,他跟王翔推薦過幾艘堅固結實的大船但是王翔都沒有接受,說是自己早就準備好了更加堅固的鋼鐵巨船。
張義誠頓時就覺得跟隨這位嘉遠侯出海是一件很不靠譜的事情。他還從來沒有聽說過用鋼鐵建造的船隻。三歲小兒都知道木頭才能浮於水面。鋼鐵雖然堅固但是入水即沉,怎麼會有人用鋼鐵造船呢。
船的事情張義誠覺得到時候王翔發現所謂的鋼鐵巨船根本無法下水自然會聽取自己的建議,所以便沒有多說。
除了船隻的挑選之外,船員的挑選也非常重要,海上行船不比陸地上的馬車,馬車可以用馬拉車,船可沒有辦法用魚拉船,所以就需要很多身強力壯的船伕划槳。除此之外還要有能夠在海上辨別放下的船員,能夠觀測天氣變化的船員……
總之,按照張義誠的規劃起碼需要招募幾十個船員才能組成最基本的航海配置。
王翔倒好,別說其他的船員的,就連划槳的船伕他都一個沒招,張義誠真不知道他打算怎麼把船行駛到扶桑去。
懷著複雜的心思跟著王翔從長安一路趕到循州,張義誠對這次的出海根本不抱任何希望,只當是陪嘉遠侯胡鬧一番罷了。
然而等來到循州村,看到停靠在海邊的兩艘龐然大物時張義誠發現自己的腦子不夠使了,雖然王翔從末世帶來的只是小型遊艇和小型軍艦。但是比起唐朝的船隻絕對算得上是龐然大物。
最讓張義誠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兩艘造型奇特的巨船竟然真的是由鋼鐵所造,卻能非常平穩的浮於海面。這完全打破了他一直以來的思維常識,鋼鐵怎麼可能浮在水面而不下沉?
王翔自然沒有空也沒有興趣給他解釋浮力的原理,一回到循州他就忙著做出海準備。按照軍艦的正常速度從循州開到扶桑只需幾天的時間,不過這是他第一次操作軍艦出海而且大唐沒有衛星軍艦上的衛星定位航線系統無法使用,只能透過地圖制定粗略的航向,其他的就要靠人為判斷,所以實際需要的時間可能會更長,為此他就要準備充足的食物和淡水資源,
準備妥當之後王翔確定了最終一起前往扶桑的人選,鐵蛋,牛大,張三風以及十二個能力者黑衛是毫無疑問要跟著一起出發的,李元霸也被王翔說服前往扶桑,作為交換條件王翔不但答應把李元霸的封地建造的跟循州一樣還答應從扶桑回來之後送給他一艘遊艇,對於王翔那艘舒適奢華的遊艇李元霸早在第一次登上的時候就非常中意了。
除了這些戰鬥人員還有就是充當嚮導和顧問的張義誠和一個懂得觀測天氣的官員以及航行途中負責做飯服侍的的廚師和雜役。加起來有數十人之多。
川村兩姐妹也希望一同出發,王翔本來是不想讓她們一起去,畢竟扶桑國現在正在內亂兩個弱女子過去比較危險,但是她們非常擔心弟弟的安全而且王翔也確實需要有個懂得漢語和扶桑語的翻譯所以最後還是勉強同意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