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不知是否妥當。姑妄言之,制軍莫怪。學生一直想要,在西關建一個書院……”

“建立書院,這種興辦文教的事,是南海縣衙門的正差,你怎麼倒替南海縣辦公了?你這個請求,倒真是奇怪……”殷正茂看看范進,眼神裡明顯有些疑問,“你這麼做,就是為了給南海添一座書院?”

“這倒不是,只是學生想著,若是西關十八鋪的商人知道是學生說動制軍答應建立書院,那些商人就會見學生一個人情。未來跟他們打交道,就先有個交情在。”

殷正茂一笑,“商人麼……你跟他們打交道,即使不放交情也是可以的,有洋山的面子,他們不敢不聽你的話。但是你這個要求,於地方並無妨礙,我就應了你。臨走時放一記起身炮,批了就是。這在過去我倒是要考慮考慮,畢竟建一座書院,也是一筆開銷,現在有了銀子,這事便敢做了。走,隨老夫去看看那些銀子。”

“這……不必了吧?”

“怕什麼?難道那些金銀珠寶還怕人看,一起去看看,沒什麼問題。畢竟這批藏鏘起獲,你的功勞不小,看一看,沒什麼關係。”

黃金的挖掘,是由傅亮親自帶了標營進行的。那片藏金的地方位置靠近海邊,一旦漲潮,整個區域就會被海水覆蓋,如果不是有地圖,根本發現不了。兩人到達時,發覺正好有了成果,兩隻半人高的大甕已經被抬出來放到一邊。士兵揮動單刀,朝著甕砍過去,一聲脆響中,黃燦燦的金光,便順著缺口衝出來。

一口口巨甕被挖出,當最後一口巨甕擦去泥沙,在沙灘上,十五隻甕一字排開,所有的甕都被破開,露出裡面堆滿的黃金與珠寶。

殷正茂神情很有些激動,連吸了幾口氣,顫抖著聲音道:“萬歲洪福庇佑,這批金珠上解太倉之虛,下解地方之難,有了這筆巨金,兩廣百姓就可少受些苦楚,三軍也不至於餓肚子。來人,取封條來,把所有的金珠封存,半入太倉半歸藩庫,自我已降,誰敢擅動其中一文,必軍法從事。”

軍士們開始了搬運,范進在旁心裡卻暗自盤算著:殷正茂一甕,凌雲翼一甕,薩保一甕,其餘人等一甕,有這四甕金珠,或許林家艦隊的事就這麼過去,林鳳可以不死,林海珊過段時間,就可以洗白,畢竟天大的官司,地大的銀子……。而她自己所留的一甕金珠,比起朝廷的十五甕來,數字相差懸殊,但最終誰做的事多,現在卻還看不出來。大船和新船,究竟誰能開的更快,誰又能撐過將來的風浪?

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別

七日之後,佛山衙門內。

書房八仙桌上,四錠馬蹄金整齊地碼在那裡,散發著光芒。這四錠黃金約有二百兩分量,以當下廣東銀價,可兌白銀近八百兩,這麼大的數目,足以抵上一個中產之家全部家當。即使佛山遍地鐵廠,冶鐵業發達,這麼大數目的黃金,也沒幾個人拿的出。

看著弟子這大手筆孝敬,侯守用臉上去沒有幾分歡喜神色,看范進的目光也頗為複雜。

“范進,我記得你是個貧寒出身,本官初見你時,你還是一無所有的窮家子弟,幾日未見,便出手如此豪奢。你那鉛筆鋪子似乎剛剛開張吧,生意不管如何好,總不可能拿出這麼大一筆款子。難道南澳島當真如此富貴,走上一圈,就有這麼大筆錢財進帳?”

南澳的戰事結束,武人的工作基本可以宣告完成,剩下的就是文人的工作。本來殷正茂出於賞識人才以及彌補酬庸范進,很願意他留下來,從戰功裡得到一份分潤,但是范進本人卻沒有這方面的意思。

自己和殷正茂這邊的圈子沒有多少交集,那些文士以及軍中能書者都指望者從這場大功裡撈取好處,自己參與進去,就成了搶功。而自己又不想在軍隊這個領域有什麼發展,搶來的功並沒有太多幫助,於是在提供了一些諸如防疫,妥善處置屍體,避免因為大規模殺傷而造成瘟疫的建議之後,又給殷正茂畫了幅平寇得勝圖以及一幅肖像,便告辭離開。

侯守用調動的正式文書已經下發,范進於是未回廣州,先到佛山給恩師送行,這四錠黃金就是他送給恩師的程儀饋贈。對於侯守用的質疑乃至疏遠,范進的情緒倒是毫無波動,反而微笑道:

“恩師有所非知,南澳島確實是個福地,不說金山銀海,也差不許多。畢竟比起種田,還是海貿獲利更多,更別說這無本生意。光是起獲海盜藏金就有十五甕,粗算下來,價值怕不是幾十萬金。蒙制軍厚愛,恩賞賜弟子黃金百兩,至於另外一百兩,則是之前林氏海盜為求招安送的孝敬,這也是制軍知道的明帳。恩師入京做給諫,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