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白妤又提醒一句:“官家,草木山石有靈,自然生長就好,何須一定運進宮?那‘蘇杭應奉局’不如撤了吧,勞民傷財。”
記得方臘造反跟這“蘇杭應奉局”有些關係的說。
趙佶雖然喜歡花石竹木,但並非非它們不可,那“蘇杭應奉局”也都是童貫的手下在管理,童貫被殺,那些人都亂了,哪裡還有心情剝削百姓?此時趙佶再下令取消“蘇杭應奉局”,江南的百姓更相信剝削他們的是貪官所為,與皇帝沒有關係,導致那原本有野心的傢伙慌了手腳。沒有了同仇敵愾的物件,他們怎麼忽悠普通老百姓跟著他們一起造反?結果還沒有等他們商量好今後要怎麼辦,官兵上門了。
水泊梁山這邊不比方臘那邊強多少,梁山如今將多兵少,只有那麼上百號人,官兵只需兩千人就讓他們束手無策了。官兵也不攻山,只圍困了梁山,斷絕他們的糧草,李逵一眾渾人餓得受不了下山想衝出包圍,被官兵們亂刀砍死。
此事一出,梁山眾人不敢再有任何僥倖的奢望,晁蓋和宋江在吳用的勸說下選擇投降。投降後,他們的罪行不是說赦免就赦免了,潘金蓮早得了林白妤的指點,將梁山這些人分成了幾撥。其一就是那些有案底,像李逵一樣動不動就殺人或者心性不好的,直接斬了;有那不得已,被逼迫上了梁山的,比如林沖花榮和柴進等,這些人送到前線軍中,讓他們殺敵立功以抵擋罪責;有那人品還行且手上少有人命的,將人釋放回家,但有當地官府監督,若做出犯法之事,必重懲之。另外就是梁山最重要三個頭目的處理決定了,晁蓋這人還是不錯的,朝廷為了安撫他,給了他一個不大不小沒有實權的官位;而宋江和吳用就沒有那麼好的待遇了,及時雨宋江,呵呵,跟方臘一樣會收買人心啊,這種人留著必成禍患;吳用?鬼主意都是他出的,這種人也留不得。晁蓋對於宋江和吳用的結局只冷眼看著,他不是個笨蛋,宋江和吳用的心思他一清二楚,只是那兩人聯合,自己的勢力比不過宋江一脈,方裝聾作啞,此刻朝廷代替他收拾這兩人,他心裡樂只不過不表現出來吧!晁蓋甚至很感謝這一次朝廷的圍剿,讓他後半生能夠安安穩穩低過日子,而不是提心吊膽,害怕哪天自己被人害了。
提一句,前往邊境效力的“好漢”中有武松。潘金蓮沒有嫁給武大郎了,武大郎也就不會死了,但武松的性格就是個安分不了的,最終還是自己作上了樑上。不過他不是一個人去的,帶上了他哥武大郎。武大郎憑一手做燒餅的手藝成了梁山廚房的管事,如今又跟著武松前往邊境,被編入火頭軍中。
十多年的歲月轉眼即過,到了北宋本該滅亡的靖康年間,如今北宋國力強大,百姓沒有餓肚子的,一派安定祥和。然而,邊疆突然急報,金兵兵臨城下。
金國還是滅了遼國,完顏阿骨打雖然重傷後身體不好,按這人的野心不小,而且他雖然損失了一個兒子,但兒子並不少,有能力的也不少,比如又名金兀朮的完顏宗弼,在攻打遼國中立了大功,被如今的金國皇帝任命為徵宋大元帥,出其不意,攻打宋國邊境。
不過如今的大宋邊境跟以前可不一樣了,如今邊境的將士們全都吃得飽穿得暖,武器也是最新式的,士氣如虹,戰鬥力強盛。而且,邊境的將領們更是個個驍勇善戰,不如楊靖雲和他的同僚,後來被髮配到邊境的林沖等人也都成長為一員員大將,再後來潘金蓮按照林白妤所說重用的韓世忠岳飛等小將也被派到邊境。邊境人才濟濟,將強兵不弱,金兵想要攻破大宋邊境,簡直痴人說夢。
完顏宗弼終於嚐到了敗北的滋味,他瞧不起“積弱”的宋國人,這些宋國人卻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教訓,這教訓足以要了他的命。金國攻打大宋,大宋自然要反擊回去,一路勢如破竹,直打到金國的黃龍府。完顏宗弼受不了這個打擊,本就重傷不好的身體噴出一口血,玩完了。